“十四五”期间,南江工业既面临着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新机遇,但也面临着新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南江工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发展理念更新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做出了“十四五”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阐释了新发展阶段丰富的内涵。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切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自主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冲破传统思路束缚,坚定绿色发展路径走出工业发展新路。
推动空间布局优化转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坚持集约发展不动摇,以东榆工业园区为基础,按照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做实完善提升文章,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加快完善以道路、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用地征用、整理,加快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园区政务服务改革步伐,把园区做大、做优、做强,奋力创建为省级工业园区。对一些特殊产业,积极拓展“非地园区”,发展“非地经济”,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推动特色产业升级转型。紧紧围绕县委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构建产业融入“一区三地”的重大决策,结合工业发展实际,深度谋划南江优势产业的定位。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川陕革命根据地振兴发展规划》指出,把巴中建成川陕渝结合部的建材基地,南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在水泥、石材、地材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在新产品、新产业链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南江石墨高端产品研发进度,加强中端石墨应用的拓展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扩大霞石产能,加快扩能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高度关注南江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动态,切实加强与中字号石油、天然气勘探队伍的紧密合作。一旦资源勘探有果,不失时机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对接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形成较长产业链。以德健黄羊为重点,深入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机制。着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在每一个优势产业中培育1-2个骨干企业,使之发挥“领军人物”作用,支撑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推动经营管理提升转型。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健全现代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视企业家的培育,尊重企业家的劳动,关心企业家的成长,优化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鼓励企业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激发其引进人才、研发新产品、革新工艺、创优品牌的积极性,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推动营商环境升位转型。实践证明,要富县强县,只有依靠强大的工业支撑,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增强工业发展定力。构建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领导力量、要素保障、企业减负、财政支持、政务服务等方面形成制度性安排,并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工业发展中的“用地难、地价贵、融资难、融资贵、优惠政策落实难、办事难”等瓶颈。继续坚持县级领导挂联规模以上企业制度,改进挂联帮扶方式,引入帮扶机制,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发展。(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