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人口流动周期变短,密度加大,频率提高。我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的原则,突出民意引领、情报主导、协作联动,全面铺开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全县大局和谐稳定。
突出民意引领,夯实工作基础。一是畅通警民沟通渠道。通过警营开放、组织谈心会、开展向人民报告活动等,收集掌握社情民意,组织民警下社区、沉入基层,主动增加与群众的互动与联系,切实提高辖区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三见”频率。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和近期的“12.2”“12.4”大型活动,在街面人流量相对较高的地点,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教育片、设置展板、现场答疑、进村广播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制宣传11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三是落实便民服务举措。户政窗口推行错时工作制、预约工作制、弹性工作制,持续开展点单式上门服务,提升工作效能,为群众节约办事时间成本。借助互联网推出24小时自助警务、线上服务,切实做到群众呼声有回响,群众吹哨民警报到。
突出情报主导,提升预警能力。一是延伸信息触角。在企业、学校、社区积极发展联络员、通讯员、协调员,制定工作规范,明确目标任务,延伸社情民意搜集触角。同时,组织发动200名联络员、1000余名社会巡防队员,采用纵向派单的模式协助民警开展基础工作,切实增强社会力量的灵活机动性。二是开展风险评估。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施工工程开展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避免因土地征用、房屋搬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同时,结合年底的实际情况,组织民警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走访把脉”,对有薪资纠纷前科、苗头的企业进行动态监督。三是优化数据处理。建立信息汇总分析研判机制,对收集掌握的信息认真筛选、梳理、分析,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规模,分门别类分析研判,制定完善针对性处置预案,对属于个体性的小矛盾、小纠纷超前介入,及时疏导化解;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立项销号攻坚。
突出协作联动,壮大化解力量。一是加强部门横向沟通。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各部门在工作手段上有效衔接,在相关政策上相互配套,在信息资源上互通共享,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交换有效信息21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和调处工作规范,健全交办、承办、督办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避免小事拖大。二是建立纠纷联处机制。依托精细化社会治理网格,做强矛盾联排、纠纷联调工作,在每个子网格中吸纳热心群众、社区干部、退休干部、楼栋长等人员组建联调小组,协助民警开展纠纷调解工作。三是坚持调解处置回访。明确纠纷调解“一个责任民警、一个处置方案、一个时间期限”的工作要求,对矛盾化解全过程进行监督,对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时限处理、未按规定程序调处、未按规定反馈结果,进行通报批评并及时整改。对已处置结束的纠纷问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向网格员、社区民警派发继续跟进动态指令,防止事态反复,真正做到调解一起、平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