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法润巴州,聆听普法足音 ——巴州区“七五普法”纪实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司法局 作者:刘婵娟 发布时间:2021-01-25 20:26:06


普法步伐铿锵有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自全国启动“七五”普法规划以来,我区上下戮力同心,凭借创新的精神与果敢的精神,认真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坚持“普、治、创”三措并举,大力推进“法律七进”,积极构建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依法治理为重点、法治创建为目标的依法治区新格局。当前,我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巴州区被授予全市“优秀法治示范区县”称号。2019年,巴州区被表彰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县。法治春风吹遍巴河两岸,展示出法治巴州建设的累累硕果。


紧抓顶层设计,突出法治引领


“清韵巴州”普纪普法宣传巡回宣讲活动


“七五”伊始,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巴州区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作出《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提纲挈领谋划五年普法目标任务,捋清五年工作思路。区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区委依法治区办每年印发“一月一主题”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全年普法任务。全区各地各部门普遍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广泛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形成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齐抓共管大格局。


为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巴州区从25个部门抽调43名具备行业专业法律知识的党员干部组建“七五”普法讲师团深入各个单位、场所进行法治宣讲。并成立女子法律服务志愿团、法律援助法律志愿团等志愿服务队伍,调整完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依托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法律顾问组建乡镇(街道)法治宣传队,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中心学法户”,形成了300多支7000余人的普法队伍网络。


深化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


每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周、“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各种主题宣传活动,按照区级部门主办、乡镇(街道)联动的宣传方式,通过文艺普法、网络宣传、以案释法等,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七五”期间,累计开展各主题大型普法宣传活动50余次2300余场。


全区各村(社区)普遍设立了“法律法规图书角”,满足群众的学法需求;完善法治示范创建管理体系,全面开展示范创建工程,建设法治宣传墙(栏)、法治文化大道、社区法治宣传长廊、贫困村法治文化广场、单位门前LED电子屏等普法阵地。


七五普法中期学法用法考试


各乡镇、单位在政府驻地、公路沿线、乡村公交站牌等醒目位置制作永久性法治文化墙、刷写固定性普法宣传标语。依托贫困村聚居点、小组团和乡村民宿,打造法治文化院坝、法治文化墙,建成梓橦庙—化成、清江—水宁寺“法治文化示范带”2条,建设乡村法治宣传展板10块;制做聚居点法治灯杆道旗21张,法治趣味小品12个,古典法治名人墙画32张。


法治趣味墙


突出普法重点,服务中心大局


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印发《巴州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关于完善巴州区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计划,区级各部门、各乡镇党委、党委中心组普遍建立会前学法制度、学法档案。每年组织一次法律知识考试,通过以考促学,全面提升机关人员法律素质和知识水平,全区累计开展大型法律知识学习30余次,执法人员培训70余次,干部学法培训15000余人次,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5次。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建设,基本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试“五落实”,印发《法律进校园》宣传手册6万余本,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000余份;各大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了兼职法治副校长,为在校学生讲法治课600余场次;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以“模拟法庭进校园”“心语姐姐进课堂”等形式,倡导体验式学法。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手抄报大赛”“十八岁法治成人礼”“周一法治主题班会课”等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法实效性。“七五”期间,全区创建省级依法治理示范校2所、市级6所;4人荣获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6人被表彰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优秀辅导员”。


创新宣传形式,打造普法亮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及时编印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法规50问》手册1300余本,针对疫情防控中群众、企业、单位关心的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中的涉法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专业化解答。并印发了《巴中市巴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巴州法委办发[2020] 1号),全区采取“线上宣传+一线宣传”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在全区依法防控的关键时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农民工维权讨薪专项宣传活动.


创新推出“三单”普法,精准对需,一一梳理罗列普法讲师特长,形成4类12项的普法“菜单”,并发放到各级各部门供其自由选择,让“快餐式”的单一普法变成“多口味”的普法“盛宴”。全区开展“订单式”宣讲78场次,参加人数达2300余人。收集授课“回单”78份,满意率达95%,对不满意的2名讲师进行“下架”处理,切实提升了宣讲实效。


加快“互联网+”与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融合,构建“七五”普法动态数据库,创新推进“五微普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节目、微礼物)宣传模式,以“巴州司法”“法纪巴州”“巴州区检察院”“巴州区职工法援律师团”等20余个区级部门微信公众号、微博,组建巴州普法新媒体集群。同时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创编小品、音诗话、快板等优秀法治文艺节目10余个,开展巡演60余场;拍摄“以民为本,循法而治”“粉红蜜月”“路”“法律援助”等法治微电影8部。


大道求索,行者无疆。普法之路,任重道远。巴州区将一如既往,发扬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的精神,铿锵奏响波澜壮阔的普法乐章,力争在“八五”普法中续写法治巴州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