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江县人社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人社职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生事业服务。
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就业和社会保险各项政策措施,延长社会保险申报缓解期,缓缴相关社会保险费,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费率,暂缓执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过渡比例,加大稳岗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力度。全年共减免企业社保费7377万元,缓缴社保费1852万元;落实22家企业、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补贴190人35万元;兑现大学生、贫困户创业补贴190户190万元;认定暂时性困难企业39家,落实116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补贴909.05万元,惠及职工4283人;累计发放失业补助金3215人次192.9万元。
打通就业返岗通道。对暂时无法返岗务工的人员,分类实施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乡镇、村社,让劳动者在“家门口”提高职业技能。累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200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了道路养护、清扫保洁、疫情防控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劳动者就业6291人,其中疫情防控岗位安置就业746人。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场,组织参与招聘企业980多家,提供岗位3万余个,通过手机短信推送岗位信息90万条。通过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组织带动、接纳安置通江籍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3000余人次。积极对接对口扶贫地区企业,收集企业用工需求,组织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到东部省份就业931人,兑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单程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8.06万元。疫情期间,积极实施“春风行动”,组织输送农民工返岗109807人,印发资料3万份,发放爱心礼包6800余份。
优化业务经办服务。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服务流程和环节,将服务大厅8个窗口整合为6个综合窗口,实现业务经办系统化和可监控,平均提速达30%,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加大人社政策宣传力度,根据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除特殊业务外,其他事项实行“非接触”服务,部分业务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电话办”“代理办”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有效分流办事群众,避免群众“来回跑、多次跑”,确保疫情期间社保经办工作不间断、质量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