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宣汉县法院巧解“高铁结”多方共赢促和谐

来源:宣汉县人民法院 作者:孙华建 发布时间:2025-07-24 10:37:10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关键节点,西渝高铁横贯大巴山腹地,是连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对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建设、巩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在2023年10月,西渝高铁康渝段的施工现场发生了一场意外。

来自贵州的龚师傅不幸从隧道口约4米高的木架上坠落摔伤,被诊断为胸椎压缩性骨折并肋骨骨折,构成八级伤残。虽然得到了及时救治,但后续的赔偿却成了难题。龚师傅要求38万元赔偿,施工方则认为数额偏高。双方争执不下,眼看矛盾要升级影响工程进度,最终于2025年6月诉至宣汉县法院。

这起涉及外地务工人员与重点工程的纠纷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甚至可能影响高铁项目建设进度。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张法官敏锐地发现,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没有太大争议,矛盾的“死结”就在赔偿金上。如何解开?张法官采取了“背靠背”调解模式:

——对龚师傅:耐心倾听他的难处和诉求,一笔笔算清医疗费、误工费、后续康复费,让他看到希望。“外乡人打工不容易,法律会给你撑腰!”

——对施工方:理解企业怕高额赔偿影响工程的担忧,“企业要守信发展,但也得理解工人的不易啊!”张法官积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了解赔偿标准,明确应负的法律责任。

法理清晰了,情绪缓和了,张法官却未止步于此。了解到龚师傅家庭的特殊困难后,他提出 “法定赔偿+人文关怀”方案 ——施工方除支付法定赔偿外,主动承担诉讼费并加快支付节奏!这一方案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情。在张法官的努力下,僵局终于打破,双方握手言和:施工方在一个月内支付龚师傅包括伤残补助、误工费等在内的赔偿金共2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这个结果,让龚师傅感叹:“没想到法院调解这么贴心周到!”也让施工方负责人松了口气:“法院的调解既依法依规,又体谅企业,我们更能安心抓建设、保进度了!”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宣汉县法院将坚持专业审判与柔性调解“双管齐下”,始终在法、理、情之间寻找最优解,力求既为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又为重点工程按下“快进键”,让法治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孙华建)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