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青春书写别样“菁”彩——泸州中院举办2025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来源: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宋  茜 王瑞雪 发布时间:2025-05-01 12:23:44

四月春深雨落,积蓄着万物在春天蓬勃生长的力量。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泸州中院的青年干警走出机关、奔赴乡村,在田野和自然间共话青春理想、共叙使命担当,用奋斗为青春写下生动的注脚。泸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俊,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曾莲,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柏林,驻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袁佰武参加活动。

青春寄语

image.png

活动中,李俊院长以“珍惜最美时光,遇见最好自己,争做‘菁彩无限’的泸法麒麟”为题,向全体青年干警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勉励青年干警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对党忠诚的“泸法麒麟”;要练就过硬本领,做能挑重担的“泸法麒麟”;要勇于担当使命,做砥砺奋进的“泸法麒麟”。在追星赶月、勇敢逐梦的路上,立麒麟志、练真本领、做实干家,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在风雨后见彩虹,在攻坚克难后遇见最好的自己。

青春在泥土中生长

青春话成长

image.png

在“青春话成长”环节,泸州中院选派到合江县荔江镇河坝村担任驻村队员的青年干警吴芮,向大家分享了她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蜕变与成长。

“因为驻村,作为一名新手女司机,也能硬着头皮把车开上盘山公路;因为驻村,我练就了精准打蚊子的‘本领’;也在盛夏时节体会过停水停电时的‘心静自然凉’……我们争取资金为贫困村民修缮房屋,为村里安装了25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组织爱心捐助,为贫困大学生送去希望……翻阅我的工作日记,我才发现,驻村9个月的时间,其实我做了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工作,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

没有华丽的辞藻,吴芮娓娓道来的讲述却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位青年干警。去年以来,泸州中院选派了吴芮、曾鸿艺2名选调生到合江县河坝村、叙永县鱼香坪村担任驻村队员,从初出校门的“城里”姑娘,到如今能熟稔的和老乡打成一片,释明各项惠民政策,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她们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新时代青年干警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答卷

青春与品牌共成长

今年是泸州法院“泸法麒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创设的第五年,泸州中院和合江县法院青年干警代表立足自身岗位,结合“我与泸法麒麟共成长”主题,以真情实感讲述与“泸法麒麟”发展同频共振的成长经历,分享了自己在品牌感召下的感悟与收获。

彭冠华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5年,也是我与“泸法麒麟”共同成长的5年。我很荣幸,能加入泸州法院大家庭,我的成长和“泸法麒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的发展相互交织、同频共振。经过“泸法麒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的精神洗礼,“酒城公平正义守护者”的使命早已烙印在我心中,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邓雨昕

一千个日夜过去,我以亲历者的视角,见证着泸法麒麟作为酒城公平正义守护者,日复一日的守护着酒城群众身边的幸福。而我也在与泸法麒麟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在每一次普法活动,每一次法治宣讲,每一笔退费业务,每一次保障审执服务中,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王瑞雪

泸法麒麟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刻进泸州法院人骨子里的精神密码,作为青年干警,我们是泸法麒麟身上最年轻的鳞片,未来,我们身上会再增添上传承者的身份,让我们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在这幅法治长卷上续写属于泸州法院的麒麟篇章!

王玲琳

泸法麒麟”的精神一点点浸润着我:“泸法麒麟·讲堂”让我在孜孜不辍的学习中持续锤炼过硬法律专业本领;“泸法麒麟·典亮红星”蕴含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传承激励我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司法为民初心;泸法麒麟八大工作模式则启发我在新时代抓住深化改革之机创新高效开展司法审判工作……

合江县法院青年干警表演快板节目“泸法麒麟·荔乡有理”,生动展现“泸法麒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的丰富内涵与活力。

新一届青工委委员快闪演绎歌舞《一起向未来》,展现出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院领导与全体青年干警共同唱响《泸法麒麟之歌》,以青春底色绘青年之姿。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image.png

在当地一家集中药材佛手种植、加工、销售、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化科技型企业,泸法麒麟志愿者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司法服务礼包”,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传统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法律需求,以法治护航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青年干警还现场体验了非遗手工扎染的制作,了解非遗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为扎实开展“泸法麒麟护非遗”专项活动蓄势赋能。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