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土地边界起纠纷,“五长”调解化矛盾

来源:盐边县法院 作者:王梅 发布时间:2022-08-11 21:42:55

162.jpg

近日,盐边县法院“五长息讼”调解员徐德刚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土地边界及水沟恢复引起的纠纷,及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缓和了紧张的邻里关系。

    邹某与钱某系同村村民,双方土地相邻,都认为自家土地被对方侵占,并且互不退让,矛盾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了解到红格法庭在每个村都聘有“五长息讼”调解员,于是双方主动找到调解员徐德刚要求调解矛盾纠纷。调解员了解了双方矛盾后,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带着矛盾双方亲自勘查现场,进行核查调解,又根据土地分布情况及涉纠纷的土地,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有关土地管理及使用的法律法规,通过“面对面”沟通,“背靠背”调解,最终双方在村两委的见证下划分耕地界线,并就土地上方的山水沟的恢复问题达成协议

    近年来,红格法庭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发挥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营造下沉到底的法治解纷环境,在辖区聘请了21名“五长息讼”调解员,全覆盖对接18个村社,围绕“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主动介入纠纷调解,就地化解纠纷130件,调解成功124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王梅)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