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武胜县城南小学“双减”背景下的课余生活新样态

来源:武胜县城南小学 作者:张影勤 陈芳莉 发布时间:2022-04-25 09:31:42

一不小心,“双减”和“新冠”撞了个满怀,如何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让橙蓝娃既“看得见三味书屋”,又“走得进百草园”,且看城小的课余活动新样态——

室内大课间 抗疫添活力

疫情反复,室外大课间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为解决疫情期间活动安全距离、阴雨天气等无法在操场正常锻炼身体等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校因地制宜,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发挥传统优势,将室内大课间进行了完善。室内大课间分为阳光少年动起来、我的地盘我做主、聆听艺术的声音、经典智慧我传承、感恩上进好少年五个篇章。

学生抑扬顿挫的诵读,亦柔亦刚的动作,天真烂漫的笑容,成为了疫情下城小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辅再升级  家长更放心

疫情下,学校对课后服务的模式也进行了再升级。本次升级的主要是拓展训练课程,即艺体和科技等项目课程。在上课时间上,由原来的每周一次拓展训练课程,改为每周至少两次;在上课形式上,由学生走班上课改为老师走班上课,不受天气和场地影响;在授课教师上,由单一固定的老师授课,改为多位老师“小循环”授课,每一个孩子每一周都能体验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此举极大地缓解了师生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深受家长好评。

作业形式丰  秀出真自我      

“双减”政策下,教师首先要做觉醒者,激流勇进,才能百舸争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老师们加强作业设计探究,科学合理分层布置作业,从校内到校外设计出了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作业清单,切实做到了减量不减质。回家后,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阅读、锻炼、劳动、实践……在落实“立德树人”的道路上,让“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让作业活生生的,让孩子笑呵呵的,让教育暖融融的。

巧整合资源  拓育人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为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出去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东双德育基地、各大社区、白坪素质教育基地、110指挥中心等地参与实践,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环境,拓宽成长空间!

疫情不“抑情”,静候春风来。后疫情时代下,一张张青春的笑脸,一个个活泼的身影,新样态的课余特色活动让学生懂礼节、增智慧、强体魄、育美感、善劳动。努力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这将会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美的一段旅程。(张影勤 陈芳莉)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