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奔赴春天之约 共享研讨之乐—— “博雅教育共同体”名师工作室2023春季研讨活动开新篇

来源: 作者:张川 姜海鸿 符小琴 发布时间:2023-02-17 17:05:17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在这春风拂面的暖日里,我们博雅名师工作室大家庭的成员,于2月13——16日齐聚温暖的根据地——武胜县沿口小学,开启了又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教研活动。

2月13日,博雅工作室核心成员召开工作研讨会,讨论了发展新成员方案,明确了本期工作任务,确立了两大主题,一是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个人素养;二是根植课堂搞研究,打造研究型工作室团队。学校将工作研究制定的研修任务下发到领航共同体学校及博雅腾龙乡村教师工作室共同实施。刘芳校长还特别强调,本期开始,各工作室都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把如何减负提质打造高效课堂作为重点来研究。

QQ图片20230217170641.png

2月14日,博雅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在省特级教师蒋丽娟老师和特聘领衔人——四川省首批名师张凤老师主持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学期语文名师工作室迎来了4名新成员,为工作室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们交流分享了假期生活和自主研修,有的分享了自学理论书籍的心得体会,有的交流了语文单元目标研修以及对教材二次开发的经验方法,有的通过书本故事分享与孩子沟通、陪伴和相处的妙招,还有的交流展示了假期中苦练基本功的成果……大家都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生活和研修中获取快乐,积淀自信,提升自己。张凤老师提出微课程任务驱动小语“和美共生课堂”范式研究,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就小学语文“单元微课程”教学设计,为大家进行了培训。她结合课程标准,提示大家明确学习任务和教学提示,把握单元主题和单元目标,以生为本,设计单元学习任务群及课时规划。随后,大家自由交流教学研讨的学习收获,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自身教学实际,一起谋划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并决心按照这个计划去实施。研讨气氛轻松又热烈,大家群策群力,交流疑惑,解决问题,都感觉这次研讨像一场及时雨,非常实用。

QQ图片20230217170719.png

2月15日,博雅英语名师工作室的首次教研活动也如期开展。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分享了寒假研修成果,形象生动的简笔画,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内容丰富充实的读书笔记等,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蒋丽娟老师对上期工作室成员的个人研修和集体研磨进行了总结,对工作室成员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对本学期工作室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她强调老师们做的每一步都要得到相应的理论支持,希望本期继续加强读书、朗读配音、简笔画、书法等基本功训练,钻研教材,并通过各项日常研修提升自身素养。英语工作室领衔人何婷老师部署本期重点研修任务,除日常研修外,每月推出一节精品展示课,提示成员们认真准备,积极配合,团队协作,以高质量的课堂展示引领英语教学!

QQ图片20230217170747.png

2月16日,博雅数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领衔人姜海鸿老师的带领下迅速地开展起来。蒋丽娟在会上介绍了新成员,总结了数学工作室上期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本期的任务,并强调每日读书也是大家的必修课。姜海鸿老师对本期工作室研修任务进行了安排,提示工作室的成员读好一本书、练好一手字、画好简笔画、练好普通话、上好一堂课,实实在在地提升专业和素养,提高引领能力。接着工作室成员郑蜜老师给大家分享了《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在以后的研修中,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孩子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促进他们更全面地发展。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随后,大家就本期的研修活动谈了想法、交换了意见。老师们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QQ图片20230217170832.png

夜已深,人未静。教研结束后回到家里,各个工作室的老师们热情依旧,继续在微信群里讨论交流,群里依然热火朝天的延续着研讨活动的话题……

“最是一年好光景,总在莺飞柳绿时”。此次“博雅教育共同体”名师工作室2023春季系列研讨活动,各工作室成员们明确了新的研修任务,把脉了工作室的开展方向。既是常态研修,也是专业引领;既是一次对老师们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更是他们的同伴互助和共同成长。同时,更体现出沿口小学在推进领航帮扶共同发展、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方面所做的努力。

 每一个有梦想的日子都充满希望。沿口小学全体教师将以博雅名师工作室为阵地,以领航帮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教学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共同走进生机勃勃的教学春天!(张川 姜海鸿 符小琴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