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梅谈到“双向转化机制” 建议、提案+检察建议 双向奔赴贴民心

来源:青神县检察院 作者:余悦 发布时间:2023-06-27 16:38:42

“实现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的‘双向转化机制’,目的是要认真听取和回应群众需求,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而助力,所以检察力量要对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领域。”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青神县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应邀来到青神县检察院,为检察工作建言献策。

近年来,青神县检察院全面落实“双向转化机制”,依法能动履行检察监督职责,强化源头治理,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为青神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为民代言,“洼涝地”告别积水

“管道没整的时候,只要一下雨我们屋头就淹起了,淹起造孽得很,整改了过后太好了,水就流起走了,巴适得很。”今年1月,青神县青竹街道红桥社区3组居民潘志均在接受四川电视台采访时说到,管道治理后居住环境好多了,出行也更方便了。

据了解,红桥社区3组地处青神城郊结合部,当地房屋、道路大多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年代久、地势低、人口密度大且无污水收集处理配套管网,居民的生活污水常年未得到有效收集处理,都是直接流入外环境或通过雨水排污管道流出,长年累月造成雨水管道堵塞,从而引发连年内涝。

“红桥社区3组管道年久失修,常年内涝,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建议检察机关加强监督。”县人大代表王继红在收集群众意见后提出了当地污水收集处理的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听取代表建议后,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确实存在妨碍群众生活的问题。于是,结合检察监督职能,向主管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会同被建议部门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启动了雨污管网配套改造工程,管网改造后惠及90多户,涉及200余人。红桥社区3组综合管网改造不仅是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民生的惠民之举,也是检察机关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抽丝剥茧,信息“小偷”无处遁形

涉及被侵犯公民个人信息196881条…这是检察机关在办理侵犯公民信息案件时统计的数据,如果不被发现这样的数据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在青神县青竹街道黑龙社区有一家名叫“陈某通讯门市”的门店,老板是个“热心人”,大家都知道去他那儿可以免费帮忙办理手机业务。

殊不知,陈某、佘某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一面打着热心帮助大家办理手机业务的幌子,另一面向他人推荐或私自用客户手机下载APP,成功后将手机号码、验证码、注册成功截图等信息以每条1.5元-18元不等的价格卖给他人,以此赚取佣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中,检察机关发现“陈某、佘某案件”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风险隐患,着手摸排调查,最终发现涉案乡镇网点共4个。

这些案件发生地的通讯运营商普遍在乡镇,网点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不知道自己倒卖信息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乡镇群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对犯罪手段辨别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维护个人权益;合作代理商日常监管不到位,营业网点的日常监管由合作代理商自行负责,在人员招聘、业务监管、公民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上处于放任状态。最终,导致网点工作人员频繁倒卖公民个人信息。

针对存在的行业监管漏洞,检察机关组织召开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公开听证会,县政协委员在参会后根据检察建议提出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政协提案,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公民信息合力。

填补缺口,保护国家土地税收

“目前已追缴完毕200余万元……”近日,青神县检察院收到了县税务局的回函,这意味着该院的一份诉前检察建议帮助追回了200余万元税款。

2022年初,该院在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工作中发现存在临时用地、违法用地主体从未进行纳税申报的问题,而相关部门也未主动开展耕地占用税征缴工作。

“怎么有临时用地主体没有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呢?这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检察机关通过调查核实发现这并不是个例,县内共有300多亩耕地未缴纳耕地占用税,这直接致使国有财产流失,损害了国家公共利益。

人得福,诚是本;国欲昌,税是根。检察机关为确保耕地占用税应收尽收,保障国家税收,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本案进行立案调查,分别向相关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最终成功追缴2019年以来漏征的耕地占用税款及滞纳金200余万元。

县人大代表王会君在了解此案后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做好耕地占用税征管协作工作的建议。随后,当地出台了《关于做好耕地占用税征管协作工作的通知》,聚焦耕地占用税漏征漏缴问题,打通主管业务部门间信息共享壁垒,推动税收协同共治。

针对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的“双向转化机制”,全国人大代表、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表示,“‘双向转化机制’增强了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合力,既拓宽了代表和委员的履职平台又增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理质效,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促使民声‘变现’。”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