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劳动教育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在积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
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武胜县城南初中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以学生食堂为依托,致力于从烹饪基本技能入手,以八年级各班为试点,开设特色烹饪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家庭烹饪基本技法和武胜特色菜的制作技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把烹饪课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详实的劳动育人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部门通力合作,巧妙依托学校食堂场地,食堂“大厨”变身专业老师,后管办为烹饪课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教导处将“烹饪课”纳入课后服务,充分保障了每天两个班级的学生烹饪课如期、有序、高效开展。
包饺子,包包子,循序渐进;鱼香肉丝,香气四溢,美味可口。洗、切、蒸、煮、炒,从食材准备,下锅烹饪,到美食分享,烹饪课成为南中孩子们最期待的实践课。
每天课后服务时间,各班学生按照课程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齐聚食堂,亲身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同学们在分组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有的组井然有序,各司其职;有的组刚开始手忙脚乱,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渐入佳境。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相互切磋,轮流上灶。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伴着学生的欢声笑语奏响了一曲最美的美食烹饪交响曲,一道道美食也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新鲜出炉。
饺子煮好了,包子出锅了,鱼香肉丝也上桌了……大家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同学们在品尝劳动果实的同时,也懂得了“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 的道理。
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同时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活跃身心,健康成长。学生从知识到实践,从活动到课程,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体验收获的幸福,深刻明白以劳动创造生活的价值所在。
学校开展的“体验劳动,收获快乐”烹饪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自立、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充分践行了“劳动育人”的教学目标。
劳动教育常态化、劳动教育生活化、劳动教育特色化是学校劳动课程的发展方向。后期学校将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教会孩子简单的家常菜之外,麻锅面、猪肝面、点豆花、蒸烧白、渣渣鱼、三巴汤、火爆鳝鱼等武胜特色菜的制作将陆续跟进。学校并结合更广泛的家校共育力量,增进家校联动,为劳动教育拓展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继续秉承“五育合一”的课程理念,创新劳动课程内容和实施路径,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王佩佩 唐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