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24 18:32:15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短板。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热情不高。

(二)产业短板。村内农产品种植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没有,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人才短板。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在家劳动力不足、年龄偏大,加上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

(四)文化短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不高、载体不丰富,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婚丧嫁娶陋习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群众文明素养和习惯有待提高。

(五)组织短板。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短板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加上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小孩,农村越来越空心化。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庭院经济、推行农产品家庭定制等,建设山水园林现代化农业农村示范点。大力挖掘农耕文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绿色环保乡村特色旅游景观,构建游、娱、购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激发产业振兴蓬勃发展。

人才振兴方面。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培育新型农民。组建电商服务团队,把电商平台延伸至每个村组,整合优质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带动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促进增收致富。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制定村规民约。强化文化教育,丰富文化活动的载体,健全机制体制,规范管理,促进文化振兴。

组织振兴方面。积极把返乡创业和回乡创业发展的大学生发展为新党员,为村两委培养后备干部,创新开展党组织各项活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乡村振兴先进先进经验。把学习农业技术和种养殖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培养为致富能手,先富带后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