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如炬,照亮前行之路;勤勉似犁,深耕为民之田;敬畏若尺,丈量为政之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唯有涵养这“三心”,方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栋梁。
涵养忠诚之心,铸就政治灵魂。忠诚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在革命年代,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对党的赤胆忠心;在建设时期,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壮举,彰显了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把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让忠诚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涵养勤勉之心,锤炼实干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治沙造林,到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天路”,共产党人用实干创造了人间奇迹。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员干部更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在科技创新中攻坚克难,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口碑。
涵养敬畏之心,永葆清廉本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从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到新时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敬畏之心始终是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心”如鼎,相辅相成。忠诚是根本,勤勉是路径,敬畏是保障。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忠诚铸魂、以勤勉立业、以敬畏修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