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小平干部学院学习的几点体会

来源: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丁如林 发布时间:2021-07-21 15:48:07

7月11日—20日,屏山县机关及两新组织党建培训班、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培训班在广安小平学院开班。县委举办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县委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按照学习要求,所有参学党员干部要“三带”,到学校报道时,要向所在临时班级的支部提交“一个党建成功的案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屏山党建工作的建议”,即是带着问题学。十天时间,通过课堂教学、户外教学、交流互动,回顾了党的曲折发展道路和光辉历程,明确了今后党建工作的努力方向。我就参加此次培训有四点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按照教学安排,到邓小平故里、朱德故里等地开展户外教学,开展红色教育。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6岁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奉献了毕生精力。参观小平陈列馆和小平故居,油然而生地对小平产生敬仰之情。南充仪陇是朱德和张思德的故乡,他们除名字有德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参观朱德故居,朱德就出生在地主一个粮仓楼阁上;而张思德家那张又黑又破又满的结的棉絮让人震撼。朱德出生贫苦农民家庭,但他在军阀部队里却是高官厚禄。他毅然放弃了丰厚的条件,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张思德对旧社会苦大仇深,红军进驻仪陇,建立苏维埃政权,加入了红军队伍,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革命战士,践行为劳苦群众打天下,三次负伤,在战场的一名勇敢的战士,在后勤,是一位务实的工作者。1944年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烧炭,炭窑垮塌,他推开了战友,自己被埋,不幸牺牲。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成为千古悼词,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

勇于面对挫折,心系党的事业。无论观看小平陈列馆,还是教学课堂,无不突出小平同志的传奇人生。就连陈列馆外形也是别具匠心,三个梯次代表小平的“三落三起”。每一次被批判,当“落”下,他挨过饿,做过苦力,但他都坚持真理,不忘学习,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每一次“起”,他都能大刀阔斧干成事。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实践中,有的党员干部只听得进去好话,面对一点批评就受不了,没有一点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勇气,是很难成就事业的。华蓥山起义,大家看着游击队破旧的刀枪,发出这能打敌人的疑问?虽然一次次失败,无数共产党员在狱中仍然坚持斗争,包括江姐等在内的数以百计的英烈牺牲在共和国黎明前。虽然失败了,他们坚定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用不屈不挠的精神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延伸到党史,从来都经历坎坎坷坷,曲折发展的,作为一名党员要有能经受挫折的坚韧不拔的性格,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有“千磨万击还坚韧”的韧性。

发扬优良传统,深化党的建设。“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基本原则,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无不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然而,在一段时间、一些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重视党建工作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政治性体现在学习文件上、口号上、标语上,党建与具体业务工作“两张皮”依然严重。有的党务工作者疲于应对党建工作,因为党建工作往往成为支部委员会几个人的事,支部党建是一块工作,具体业务又是一块工作,当开展支部活动,业务部门觉得影响了其基本工作。开展党建的时候忘记了具体业务,开展具体业务忘记党建工作。在此次学习中,各支部畅谈了对党建工作的体会,加强党建工作,目的是要让党建带动屏山创新发展,要在具体的事例中体现党建精神。党建应当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只有用鲜活的人和事,用具体的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把党建优越性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分工中,不是总支、支部某个人的职责,而是所有党员干部要在具体的实务中展现出来。资料记录多完整都不如老百姓一句“感谢共产党”管用。

增强忧患意识,从严要求自己。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兴衰过程一样。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拥有85000多万党员,党员还能不能保持先进性,能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当年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为何败给共产党,关键在于他们内部腐化堕落,政令不畅。一想到这个问题就明白了党中央为何要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长期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只有代表了人民大多数人的利益,党才有存在的空间。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服务人民宗旨,从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干好每一件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  丁如林)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