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个结合“出真招”,教育整顿“显实效”

来源:芦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7 10:40:38

芦山县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认真落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四个结合抓推进,出真招亮新招,以高站位、大担当、强力度、严要求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1.png

结合党史教育抓推进,锤炼党性修养。以“三大课堂”,推动教育整顿与党史教育“双融合”。一是经典课堂,促灵魂。通过党史知识学习会、党史学习专题党课等形式,采取“集中研学+点评辅导+交流感言”方式,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经典著作,提升党性修养。二是红色课堂,忆初心。组织干警分批次参观荥经县岗家山七烈士纪念广场、天全县仁义镇红军村等红色基地,聆听党史故事,以情景式教学激发干警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实践课堂,惠民生。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成司法为民成果。截至目前,参与化解各类纠纷138件,办结司法确认46件,出具民事调解书38份。


结合党建引领抓推进,筑牢政治忠诚。以“三大教育”,推动教育整顿与党建引领“双促进”。一是强化政治教育,点亮“航向灯”。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全院干警大会、支部主题党日、周五党课日和政治轮训的“两会两日一训”为抓手,推进政治教育常态化。二是强化英模教育,弘扬“正能量”。以全院先进典型学习交流会、郭伟先进事迹报告会形式生动讲述政法英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激发干警学习榜样精神,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念好“紧箍咒”。通过召开全院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底线》等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教育引导全体干警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结合审执主业抓推进,提升司法质效。坚持开门纳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以“三化举措”,推动教育整顿与审执主业“双提升”。一是推动诉讼服务“智能化”,利用“四川移动微法院”等平台,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调解、电子送达等线上诉讼服务。2021年以来,网上立案124件,占比40%,网上送达335件次。二是推动民事庭审“优质化”。聚焦庭前会议衔接,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构建争点式审理模式,促进庭审优质高效。2021年以来,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12件,结案率74.36%,同比上升9.43%。三是推动执行业务“集约化”。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构建“三段式”集约化执行模式,即第一段集中实施案件受理、文书送达,第二段集中开展繁简分流,财产查控;第三段集中完成案款支付、结案归档,以集约化助推执行办案高效化。2021年以来,执结案件142件,执结率57.02%,执行到位金额1070.41万元。

结合服务大局抓推进,强化司法保障。将“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有机融入教育整顿工作,以学促干,以“三大服务”,推动教育整顿与服务大局“双驱动”。一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领导“头雁效应”,以龙门镇开展全省乡镇现代化治理试点为契机,徐中康院长带队深入龙门法庭走访调研,形成《关于新时代人民法庭职能定位的报告》,指导龙门法庭融入乡村“1+8”基层微治理模式,逐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品牌”。二是服务“平安芦山”建设。以刑事庭审实质化为抓手,推动案件繁简分流,构建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模式,提升刑事审判质效,2021年以来,依法审结各类犯罪案件12件18人,营造安定有序社会环境。三是服务“法治芦山”建设。依托芦山县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机制,以“三月法治宣传月”为契机,与司法局、公安局等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讲好“开学第一课”,护航“青春不迷路”;深入街头广场,村组社区,企业单位开展“三八”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弘扬法治精神。今年以来,与50余家单位联合普法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500余份,接待解答群众咨询3500余人次,进一步夯实了法治芦山根基。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