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艰辛奋斗的攻坚历程,一张波澜壮阔的雨城答卷。雅安市雨城区扶贫开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职责,发扬钉钉子精神,啃“硬骨头”,解“方程式”,如期实现全区所有贫困村摘帽,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4月22日,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雅安市雨城区扶贫开发局荣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保持“闯”的劲头 攻城拔寨
雨城区辖8个镇、5个街道,2014年,全区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11705人,贫困村38个,贫困发生率6.47%。在区扶贫开发局人员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全局构建起“平时分工负责+战时协调配合”的攻坚格局。在推进过程中,对各镇(街道)实行分片区负责制,采取“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的方式,及时对接各镇(街道),共解难题。
统筹配强帮扶力量,实现全覆盖、网格化联系服务38个贫困村及2个非贫困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强大合力。
葆有“干”的状态 精准务实
始终以慎终如始的态度,把脱贫攻坚抓得细之又细。抓好资金投入,安排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03亿元(区级财政专项投入8367万元),投入1.0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184个。
抓好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巩固脱贫帮扶和防止返贫监测,对93户脱贫不稳定户、7户边缘易致贫户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抓好动态管理,按照“精准识别”的原则,对贫困人口进行常态化动态管理,并按照程序实行“应退尽退、应纳尽纳”,确保建档立卡人员精准。
发扬“创”的精神 示范引领
结合全区贫困实际,积极探索谋划精准化扶贫、高质量脱贫的“雨城模式”。坚持“造血式”扶贫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到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97个,减轻疫情对贫困群众收入的影响。
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5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06名贫困群众就业。组织全区40名第一书记为藤椒、茶叶、蜂蜜等40个农特产品做品牌“代言人”,推出五黑鸡、牛尾笋等10余个“网红”产品,建立“青青村社”服务中心,带动贫困村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00余万元。
贫困村农产品直播带货节
彰显“拼”的作风 背水一战
向贫困宣战,是党中央发出的号令,这支号令鼓舞着全局扶贫干部奋勇向前。工作人员们主动加班,主动推迟婚期,主动在医院用手机办公。累了,就办公桌上趴会儿;困了,就用冷水洗洗脸。风油精和葡萄糖口服液是提神醒脑、补充能量的“神仙水”。就是这样一群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人,保证了全区如期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的重任。脱贫攻坚以来,雨城区扶贫开发局先后受到市级以上表彰2次,9名干部受到表扬。
(雨城区扶贫开发局 雨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