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耕基层 凝聚民心—雨城区开展应急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17 18:04:24

为更好地落实活动,雅安市雨城区成立了以区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安委会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领导小组。

现场图片1.jpg

“我们细化了分工,制订雨城区‘五进’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把‘五进’宣传活动纳入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雨城区安全委员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道。

重视危化品储存 定期开展排查巡查 安全宣传进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雅安销售分公司碧峰加油站严守班前会熟法、安全生产例会、宣传培训专题会等机制,并制定培训计划,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活动,企业针对自身成立了宣传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安全宣传单、安全学习资料、安全手册。

该加油站按照各级部门要求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健全企业会前学法,班前会熟法、安全生产例会、宣传培训专题会等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活动等,并按照要求将安全教训培训纳入日常监管必查范围。

“我们利用宣传栏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员工参与率达90%以上、每周都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并建立隐患台账清单,每季度企业负责人都会开展讲安全课堂等安全宣传活动。”碧峰加油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落实到村 落实到点 安全宣传进农村

各镇、街道充分利用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调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开展安全宣传的积极性,引导广大乡村开展契合本地实际的安全宣传活动。

现场图片3.jpg

通过举办“农牧民夜校”“送安全文化下乡”、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和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微信群、农闲、节庆、集市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丰富群众安全常识,鼓励村组充分发挥安全文化院坝、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场所的安全教育作用,设置安全宣传橱窗,完善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区划标示等,在偏远的景区、主要道路和森林等重点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社区“大党委” 横向“联包帮” 安全宣传进社区

雨城区青江街道办事处青江路社区,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安全宣传领导组织机构,发挥社区党委的聚合作用,横向连接单位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共同开展结对共建、双向认领、活动互助,使各类组织单位融入社区安全宣传工作体系,发挥资源优势参与社区安全宣传工作中。

同时统筹“帮扶单位(联系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支力量,深入推进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治理联抓、安全联创,构建“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安全小区治理格局。

“社区将志愿者、网格员、党员、社区工作者等多元力量整合,深入辖区,为居民宣传防灾减灾安全理念、普及相关知识,发放防灾减灾倡议书1000余份,做到宣传全覆盖、辖区群众知晓率达100%。”青江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校外校内两手抓 安全宣传进学校

雨城区八步中心小学多次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普及安全知识技能;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先后共开展60余次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积极传播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师生对自然灾害、日常生活、出行和社交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了解发生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该怎样紧急避险、有效自救、有序撤离和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据了解,安全宣传落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与,涉及推广示范课程,推动将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保证安全教育课时;加强校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做到从早抓起、从小抓起。

背靠社区 深耕基层 安全宣传进家庭

“这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类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的资料,上面详细讲解了用火、用电、用气、急救与逃生等安全要点。”近日,青江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居民楼内为群众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该社区依靠雨城区青江街道办事处的有生力量,充分利用镇、场、村(社区)的基层力量,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牌、宣传横幅,印发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单和安全常识手册等资料,宣传家庭安全防范、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知识。

先后组织镇和社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者,结合“双创”、人口普查和疫情防控等工作用生动的事例、简洁的语言,先后深入600余户人家,开展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邻里联谊、家企校共建活动,同时鼓励居民自觉向亲友传播安全生产理念和知识,营造了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影响并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家庭”活动。
   (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