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会东县纪委监委: 变“上访”为“下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会东县纪委监委 作者:彭家兴 发布时间:2021-07-03 11:11:12

“我们县纪委监委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工作重心下移,组织干部下基层一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用实际行动架起了干群‘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县纪委监委工作带来的温暖与关怀。真正做到释放严查问题不手软、反腐不停歇的强烈信号,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形成整治“微腐败”的强大震慑。”6月28日,会东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机关“问需于民、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推进汇报会上再次强调。

微信图片_20210703111027.png

6月29日9时,该县纪委监委第四走访调研组带队常委带领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凉山州会东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与应急信访股相关同志,深入姜州镇民权村8组就群众反映的12口100-300立方蓄水量水浇池漏水,不能正常使用和一农科技生物有机肥厂露天堆放猪粪及平时运输猪粪撒落在公路上,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下方农户饮用水源问题进行了现场走访调研。在详细了解举报问题和诉求,充分听取民意、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心有“问题清单”,胸有“责任清单”,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基础,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找到化解问题的“真办法”“好方子”。中午11时,经县纪委监委第四走访调研组多方联系,现场为姜州镇民权村8组12口水浇池漏水问题协调解决了12000元维护资金;一农科技生物有机肥厂现场负责人表示对露天堆放猪粪及平时运输猪粪撒落在公路上的问题进行立整立改,保证2天内完成整改,并落实长效措施。同时,6月30日至7月1日,第四走访调研组再次带案下访到松坪镇就该镇刘家坪村一村民长期信访问题深入村组群众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开展,最后与镇村干部一起对该村民反映的信访事件进行了现场答复,并向其宣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信访条例及相关规定。

微信图片_202107031110273.png

“我对村里这个水浇池蓄水建设项目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建起来就蓄不满水呢?原本只想给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反映一下这个问题,没想到他们还亲自下来接走访调研,当天就解决了我的疑惑,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啊!”姜州镇民权村8组村民感慨的说道。

微信图片_202107031110272.png

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聚焦惠民惠农、民生领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纪律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公开公示等方面,集中开展“上访变下访”活动,听民情、解民难。制订了《会东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问需于民、为民办实事”调研活动实施方案》,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各纪检监察室、干部监督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为主要力量的6个走访调研工作组,深入全县19个乡镇(街道)开展工作。同时,对急、重、难信访举报件,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案下访”,指导片区协作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街道)纪(工)委起底研判,逐件分析信访举报背后的矛盾问题、调查核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查处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办,确保案结事了;对长期反映、久拖不决的重复举报问题,采取当面反馈和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专题通报等公开反馈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说服教育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7031110271.png

“县纪委监委变‘坐等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主动下访’,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化解矛盾,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有效举措,将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关口前移,即强化了源头治理,又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力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县纪委监委这样的做法不仅群众叫好,我们作为基层的村组干部更要为他们点赞。”在姜州镇民权村8组水浇池问题解决现场,该村支部书记尤朝兵满脸笑容的说道。

据了解,自该县纪委监委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走访调研、电话访问、会东县阳光便民监督大数据平台等“线上+线下”的方式深入开展以“问需于民、为民办实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累计收集处置为群众办实事的问题28件,现已办结16件;累计投入资金1.04万元,其余12件正在按期推进办理。同时,还通过“电话访问”活动收集到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187个,“点对点”发函反馈19个乡镇(街道)及6个县级部门进行整改落实,通过“办实事”检验党史学习的成效。(彭家兴)

 

 




责任编辑:杨东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