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通江县教科体局:助学贷款点亮贫困学子大学梦

来源:通江县教科体局 作者:杨安 发布时间:2020-08-07 09:37:39

(1)用好政策宣传“扩音器”。开通电话咨询热线,组建网上咨询答疑团队,建立“资助中心+学校+村委(社区)”联动宣传小组,深入学生家中,宣讲贷款政策,解读申报流程。印发《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告知书》4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印发宣传彩页2000余份,通过县教科体局微信公众号推送最新贷款政策,累计点击量达3万余次。

(2)建好助学贷款“便捷站”。科学预测贷款人数,编制《通江县202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预案》和《通江县202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应急处置预案》。开通大学生助学续贷网络受理通道,实现远程续贷自助化。简化办理流程和办理手续,办理人只需“2张身份证+1份录取通知书”即可办理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已有1200余人完成贷款办理,其中通过远程网络自助办理达1000余人,预计8月下旬将迎来现场办理高峰。

(3)当好业务办理“服务员”。开设4个业务受理窗口,提高综合业务办理水平,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理。推行集中错峰办理,4月底前完成高三毕业生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将6000余名高三学生信息导入国开银行预申请系统。设置“助学贷款等待服务区”,服务区内指示牌、显示屏、饮水机、休息椅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设立专人复印岗位,安排3名业务导办员,实现温馨接待。(杨安)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