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水宁寺镇抢抓春耕备耕时节,加快建设村办酒厂,强力推动“农作物+养殖+酒厂”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开启强村富民新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向心力”。以土门村党总支为核心,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村内专合社、群众为支点,吸引村内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农户等现金入股30万元、劳务折资入股10万元、土地入股200亩。入股资金由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独立运营,目前已购置种植高粱等酿酒作物所需化肥200余吨、农药类2吨、农地膜1吨、中小农具100余件,酿酒厂房同步建修。
用活政策支撑,激活群众“内生力”。充分发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民政策导向作用,逗硬落实“谁种谁收益、不种不受益”工作要求,在不断引导群众自觉种和鼓励亲邻代为种植高粱作物的同时,由土门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与失去劳动能力、长期务工农户签订代耕代种协议进行兜底种植。目前已有200户在家农户整理撂荒地种植200亩,土门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兜底种植300亩,实现300亩撂荒地全覆盖种植高粱等酿酒原料作物。
建立利益联结,保障长效“推动力”。探索“联合社+专合社+农户”经营模式,即由村办联合社收购高粱等酿酒作物为酿酒原料,酿酒产生的酒糟转卖周边养殖企业作为养殖饲料,养殖企业产生的粪尿作为还田肥料,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工作目标。预计酿酒产业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酒量50吨,年均收益15万元,能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人均3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