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是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异地执行受距离远、潜在风险多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执行中的难点。近日,达州市通川区法院执行干警奔赴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有力打击了规避执行、抗拒执行人的嚣张气焰,生动诠释了“执行永远在路上”的庄严承诺,让“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该案系一合同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发现金某、陈某名下的房屋、银行账户等财产已被其他法院查封,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在执行法官的反复释法明理下,申请执行人赵某和被执行人金某、陈某达成和解长期履行协议。然而,仅仅履行几期后,金某、陈某就杳无音信,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法官,我确定了被执行人的地址!现在请求法院执行!”一个来自申请人的电话,带来了跨越千里的亮光。
异地执行,兵贵神速。通川法院执行局立即根据线索,紧急部署,3小时火车,又辗转2小时飞机,干警们一路疾驰,奔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为保证执行效果,途中,执行法官成功联系上洞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请求予以协助执行。落地后,干警们顾不上舟车劳顿,迅速前往被执行人的住处,在洞头区人民法院的强力协助下,执行干警在小区停车场找到被执行人陈某,顺利将其拘传到洞头区人民法院。
下午3点,执行法官组织进行调解。然而,面对执行干警的释法说理,被执行人陈某仍拒不履行,甚至以“拖字诀”挑战司法权威。
面对被执行人强硬的态度,晚11时,执行干警宣布采取强制措施,决定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及异地关押措施。冰冷的手铐、严肃的法律程序,让被执行人切身感受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随后,被执行人家属主动联系法院,提出代为履行部分债务十万元,并就剩余债务与申请人展开协商。这场历时8小时的拉锯博弈,终于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执行法官当场制作执行笔录,并严肃告诫陈某:“希望你能按和解协议按期履行,不然你跑再远,我们还是会找到你!”
据介绍,下一步,通川法院将持续紧盯执行难题,用足、用好各项强制措施,发挥跨地区执行合力,坚决打击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用实际行动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廖家胜 郭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