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达州市大竹县委办公室在第5期《督查通报》中,专门就大竹县委政法委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统筹全县千余名网格员奋战防疫一线的做法,予以了通报表扬。
据了解,大竹县网格员在参与疫情防控的52个日日夜夜中,共走访居民30余万户,排查湖北、重庆籍返乡人员3700余名,排查发现疫情线索900条,协助代办民生事项1500件,指导企业(商店)复工复产5000余家。
在疫情蔓延初期,大竹县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两级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到半天时间就将能够参加抗疫的网格员全部集结到位,并将这支“生力军”的调度权移交村(社区),紧急填补了基层一线防疫力量不足的短板。
大竹县委政法委为什么能够对网格员队伍进行如此高效流畅的指挥调度,并让这支队伍能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大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魏辉才道出了网格服务管理“一体系”“三机制”“八制度”“十个‘一’”秘诀。
一体系。大竹县通过6年时间不断探索,建立了县委政法委直接领导、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统筹调度、村(社区)管理站日常管理、网格员具体实施的四级领导组织体系,明确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政一把手担任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全县网格员队伍实行“一盘棋”管理,由县网格中心统一指挥、调度、考核,解决了网格力量分散、网格员职责泛化、指挥调度不畅等堵点难点问题,保证了全县网格工作高效、有序、统一推进。
三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制定《大竹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制度》,对县网格中心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分别予以明确。每个网格管理站按照“1+1+N”,即1名网格站长+1名网格管理员+N名网格员的模式组建,推行一日四签到,工作AB角等管理办法。同时,对网格管理工作内容实行准入制,未经县委政法委审批同意的非网格员职责范围内工作一律不纳入网格管理,保证了网格管理的专业性、针对性、高效性。
考勤考核机制。分别制定网格管理站和网格员《考勤考核管理办法》,对网格站推动工作情况,采用“负分制”进行逐条细化,同时设置创新工作加分项目,鼓励基层发挥首创精神。对网格员的考核更加严格,每月对网格员日常工作进行考勤考核,月月评选“网格之星”;每半年社区之间以交叉检查的方式对网格员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两项成绩共同纳入年终综合考核排名,对排名靠后的网格员进行约谈或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组织保障机制。加大对网格员队伍的关心关爱,县委政法委协调县委组织部从城区专职网格员中公开选拔城市社区党组织委员,为优秀网格员提供了晋升通道。县财政年预算专职网格员工资400余万元,网格工作经费90万元,网格通讯费80余万元,避暑药品费5万元,极大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深入、持续开展。
八制度。大竹县委政法委制定了大竹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生活纪律制度、学习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督办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四先四早”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共八项制度,涵盖网格化工作多个方面,为打造大竹政法网格“正规军”提供了制度保障。
十个“一”。大竹县委政法委为每名网格员配备了一部手持终端机、一套工作制服、一枚网格员徽章、一张网格便民服务卡、一张网格员工作证、一个手提公文包、一副网格员辖区公示牌、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手电筒、一把雨伞,塑造出网格化服务管理“大竹形象”,让这支队伍逐步向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迈进。(罗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