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被害人之间是亲兄弟,理应互帮互助,现在却闹成这个样子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你给予经济补偿也是理所应当的……”一只拿着座机电话话筒的手上除了拴着医院住院识别带外,还有用胶带绑着的留置针,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清晰可见。打电话的这位干警是筠连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黄圆圆,她在生病住院期间仍放不下手中的案件,刚输完液便从医院“逃”到单位处理前期未办完的案件。
“这是一个亲兄弟之间的故意伤害案,刑事案件诉过来后,被害人一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案子简单,判决也很容易,但如果不解开双方心结,一判了之,势必会使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增大,不利于修复双方亲情关系,所以我打算再做做他们的调解工作,尽量让兄弟俩在经济赔偿方面能达成和解。”挂断电话的黄圆圆解释。
“但是你不是在住院吗?”小编不解地问。
“前期在宜宾住院耽搁了太多时间,矛盾还是尽早化解的好,而且这批案件已经开完庭了,得早点结案。”黄圆圆指了指桌上厚厚的一摞卷宗。
“别的同志帮下忙嘛。”小编继续说。
“庭里的同志各自都很忙,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了,而且我现在已经不发烧了,没问题的。”黄圆圆挺了挺腰板笑着说。
据刑事审判庭庭长胡泽华介绍,“五一”放假期间,大家出门游玩的时候,黄圆圆还在单位加班。5月3日放假最后一天,黄圆圆虽然觉得有些不舒服,但5月4日仍然坚持到单位上班。上午在办公室翻阅卷宗的黄圆圆,感觉头越来越晕,虚汗直冒,直到中午下班,打算去食堂吃饭的黄圆圆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忽然觉得眼前一黑,她赶紧回到办公室。过了一会儿,缓过神的她强撑着回家休息,但是一直高烧不退,到县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炎,医生要求立马住院。经过4天治疗仍不见好转,CT检查肺部感染进一步增大,医生建议转到上一级医院,于是家人将其送至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通过8天医治,呼吸不再急促、咳嗽有所缓解、体温基本正常了的黄圆圆又不“消停”了,以各种理由向医生“申请”转回县医院继续治疗,医生经不起她“游说”,只好为她办理了转院,但再三叮嘱她要好好休息。
回到筠连住院的黄圆圆一天还需要输三次液(早中晚各一次),用她的话说“就像吃饭一样”。输完液的黄圆圆放不下手中的案子,便悄悄回到“工位”,要么翻阅卷宗,要么拟写裁判文书,原本就很弱小的身影显得更加瘦削了。有时候忙起来她忘了去医院输液,不知真相的护士小妹妹抱怨道:“下午输液找不到人,晚上你又迟到,医好了再出去嘛。”黄圆圆不好意思地说:“明天保证不迟到了。”
在庭里,庭长胡泽华几次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一面答应,一面却坐着不动,庭里的同志们见了悄悄说她是“拼命三娘”附体了。
这就是黄圆圆,筠连县法院的一位“90后”女法官,是责任在心,是使命在肩让她忘我地工作,表面柔弱内心却很强大的女干警代表,犹如一朵在实现公平正义路上盛开着的青春之花。
(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