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如密码传递的时代,如何让沟通真正抵达心灵?5月21日,我校心理健康中心陈敏老师举办了一场《恰到好处的倾听—心理委员的耳朵魔法培训讲座》,通过沉浸式互动与专业指导,带领全校各班百余名心理委员探索倾听的深层奥秘,解锁心与心对话的“魔法密钥”。
讲座伊始,陈老师以“密码特工”互动游戏开场:通过小组传递信息的形式,生动揭示了倾听中易丢失细节的现象,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有效倾听的重要性。
在讲座中,陈老师通过倾听的“冰山模型”和相关练习,让心理委员们认识到在表面语言后隐藏着许多情绪、需求和价值观,并结合日常中的7种无效倾听场景,激发同学们提升倾听能力的动力。
陈老师总结了倾听的“三要三不要”,并深入讲解了倾听的四个不同层次,层层递进,引导心理委员们逐步提升倾听水平。
讲座中,陈老师提出了倾听的“深度尺”、“回应尺”和“边界尺”,帮助心理委员把握分寸,避免越界。在提升专业性的同时,还增强了心理委员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讲座的高潮部分,陈老师通过综合演练,将四种倾听技巧串联应用,让心理委员们在实践中掌握运用“精准锚定情绪、适时按下暂停键、温柔设立边界和从问题到资源”等技巧。陈老师还总结出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口诀,进一步强化了倾听技能的运用,让心理委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运用所学技巧,为同学们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支持。
本次讲座特别关注心理委员的自身成长,陈老师提出了“心理委员的能量盾牌”概念,包括15分钟倾听倒计时、情绪释放、班主任急救包和责任边界尺等实用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帮助心理委员们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消耗,还提供了情绪管理的技巧和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使他们在关爱同学的同时也能关爱自己。
通过本次专题讲座的学习,心理委员们将带着收获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履职,为同学们提供温暖、专业的心理支持。同时,他们也将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健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真正成为同学们心灵的守护者和成长的助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