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邻水县丰禾镇民生工程绘就村民幸福图景

来源:邻水县丰禾镇政府 作者: 熊建军 钟涛 发布时间:2025-07-08 09:34:34

7月6日上午,邻水县丰禾镇关口村甘树轩家的农家小院格外热闹。几位村民围坐院坝树脚下品尝新泡的茶水,谈笑间话起村里的新变化:“现在水干净又好喝哦!”这份畅快,源自镇里实施的引水工程。而在不远处的福利村,同样感受着欣喜:“污水有去处,路上再也闻不到臭味了!”两村的变迁,正是丰禾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工程落地的生动写照。

图片 2.png

                    干群围坐在院坝喝茶聊天

                     关口村:蓄水解民渴

  时间拨回去年8月。那时,季节性持续干旱让地处高坡的丰禾镇关口村共4个组的村民犯了难——饮用水刚刚够用,只能维持煮饭、饮用等基本需求。然而,洗衣、淘菜、打扫卫生等生活用水却成了难题,村民们不得不前往河边排队挑水,来回要半个小时。

  丰禾镇关口村村民甘志茂告诉大家:以前没有安水管的时候,真的是麻烦得很。


图片 3.png

                        山区大型蓄水罐

  问题迅速上报后,丰禾镇党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其列为重点民生诉求。很快,镇、村干部与村民达成一致:购置大容量蓄水罐抗旱。从联系厂家、选址安装到调试投用,干部们争分夺秒,仅用二十余天,便安装大容量蓄水罐6个,安装管道3500余米,将清澈甘泉送到四个组、100余户村民家门口,彻底解决了200余村民干旱用水难问题。

  丰禾镇关口村三组村民甘树轩告诉笔者: 现在我们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淘菜、洗衣服很方便!

丰禾镇关口村村民杨小华动情地说:对啊,现在不仅吃水也方便了,村子的环境也变好了,住在乡下感觉舒适。


图片 4.png

                  山区群众用上自来水

                   福利村:净水润心田

  与关口村相距不远的福利村,也曾为生活污水困扰。

  丰禾镇福利村村民甘元波:以前这一截是污水横流,没处理之前直接流到河里面去,大家走路散步时看见明沟里污水黢黑、很臭,群众怨声载道。

  转机始于2025年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丰禾镇党委、政府向上争取投入67万元,铺设污水管网,建成集中式处理池,然后引流到污水处理厂,解决了约50余户村民的生活排污难题。如今,处理厂内设备高效运转,格栅间、生物反应池等各司其职。


图片 5.png

                       污水处理厂正在处理污水

  丰禾镇福利村村民汪凤成:现在好了,污水都排进污水厂里去了,我们出来散步路面很干净整洁,也闻不到臭味了。

  在丰禾镇污水处理厂行政主管刘川告诉笔者: 我们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工艺,对收集来的污水进行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图片 6.png

                     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河道

                     背后:民生冷暖总关情

  从爬坡上坎到河边排队取水到水龙头流出清泉,从污水横流到干净整洁的路面,丰禾镇关口村和福利村的这些变化,是丰禾镇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生动缩影。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丰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丹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是解决关口村的季节性饮水困难,还是推进福利村的污水治理,都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接下来,我们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双脚丈量丰禾,用心听取民意,持续化解民忧,尽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片 6.png

  笔者手记:村民端起茶水的笑容、处理厂负责人自豪的讲解、镇领导坚定的承诺,无不传递着同一个信号:民生工程是连接政府与百姓最温暖的桥梁。这清泉流淌的“方便”、污水归管后的“洁净”,看似微小,解决的却是最迫切的难题,凝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期盼更多这样的改变扎根乡土,让幸福画卷在田野间绵延铺展。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