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基层微腐败现象及治理对策研究

来源:色达县人民法院综合课题调研组 作者:泽仁邓珠 伯乐 王永强 曹新松 发布时间:2020-08-31 21:35:44

关键词:治理   基层  微腐败

  内容摘要: 乡村微腐败是当今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文明进程。是社会肌体的重大毒瘤,是法治社会的天敌。乡村微腐败破坏了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 破坏了法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民主秩序,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十分反感。铲除乡村微腐败生存的土壤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一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反微腐隔离墙。二是要加大反微腐立法力度,做到依法反腐、科学反腐。三是要将法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新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反腐透明化、公开化、法治化。四是要加强乡村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意识,在心理上彻底杜绝和行动上远离腐败。五是要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高乡村干部经济待遇,让乡村干部不愿意腐。六是加大乡村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为乡村干部留足晋升空间,提高乡村干部政治待遇。七是净化社会空气,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让乡村微腐败没有生存繁殖的土壤,让乡村干部远离腐败、健康成长。

 

QQ图片20200831214330.png


 

 一、基层微腐败存在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沿袭。贪污腐败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可以说古往今来,繁衍生息、延绵不绝,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基层微腐败似乎也步其历史后尘,亦步亦趋、紧随其后。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记忆里,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总有耳闻目睹,几乎没有断过历史之线。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历史传统所沿袭之结果。

1、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一是街坊邻里、乡里乡亲攀比之风盛行。由于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操办上存在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基层干部生活压力,他们不可避免地要置身并主动参与其中。这就造成了基层干部想方设法捞取不义之财,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终走向了腐化堕落的罪恶深渊。二是生活压力巨大。靠工资收入实在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人口众多,读书上学的,需要养老的,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重担全压在了个人肩上。如果一旦伤风感冒、生疮患病,还要住院治疗,家在农村的还需请人耕种,买农药肥料,以及亲朋好友人情世故等等诸多开支都是一笔笔不小的数目。

2、基层干部本身动机不纯。许多基层干部,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了相应职位。他们本身政治信仰就不坚定,思想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经不起诸多利益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容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他们的初衷不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是通过这个平台谋取非法利益一是存在经济利益关系。自己当这个芝麻官是出了钱的,这样的人上任后,他肯定要如法炮制,也要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想方设法捞钱,填补自己曾经的“亏空”。二是通过大搞人际关系,拉票贿选当官。这实际上也是买官当,本质与前者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上了民主选举的衣裳,给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让包装合法化。这些钱花了,当上官以后他们也要想法弥补。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无底洞,实质是欲壑难填,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可是到下面执行的时候就彻底变了卦,中间参合了一些不该有的元素,违背了组织的意图。

3、历史沿袭的影响。一是对前人的效仿。许多历史上的或距离最近的前任上届的所作所为,成了后来者追寻和效仿的榜样。二是反面教材的毒害异化。一些基层干部受反面典型案例影响至深,他们没有记住正面的东西,反而把反面教训点化成学习经验做法加以大肆渲染,还美其名曰地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地加以大肆模仿

(二)社会风气的侵蚀不容忽视。

1、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总体上来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与快速发展的乡村经济极不适应。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是“四风”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对基层干部价值观存在严重冲击。陈规陋习之风、吃喝之风、攀比之风、奢侈浪费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设置了重重障碍。这对乡村干部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破坏了乡村基层组织的依法运作,许多党的政策难以落地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

2、拜金主义较为严重。在义与利的抉择中总让人那么容易迷失方向。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开了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的乡村干部也不例外。一旦忘却了初心使命,就会走向极端的拜金主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不力,在广大群众中间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和主流价值。有许多群众甚至干部根本不了解其具体内容,有的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身体力行地去倡导推行和实践示范。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在所难免。

1、理想和现实的分歧对垒。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黄河一泻千里,不免泥沙与之俱下”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理念和处事方式。每名基层干部在来势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有心无力,很难自保

2、思想道德严重滑坡。在理想信念上摇摆不定,丢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精神意志锐减,玩物丧志、贪图享乐之风盛行。少了昂扬奋进的勇气和锐气,多了玩物丧志的暮气和怨气。与初心使命背道而驰与党和人民分道扬镳,最终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时代的反面教材和历史罪人也不足为奇了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也值得我们每位基层干部深刻反思。

QQ图片20200831214259.png

二、乡村微腐败的巨大危害

(一)滋生不良社会风气。干部带头腐败,给群众作了不好的示范,“前头有个和尚,后头有个模样”群众自然要跟着效仿。干部带头破坏规矩,不自觉遵纪守法,不维护纪法权威,群众谁还相信纪法相信干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干部心目中都处于轻描淡写、微不足道的地位,到了群众层面,他们的言行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相去甚远。

(二)践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一是金钱关系人情事故破坏了真正的民主选举。在选举时受人为干预和操纵,没有严格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及《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选举时未体现和执行组织意图,没有选举出适格候选人而是采用拉票贿选、金钱交易小集团拉票等非法手段干预破坏正常选举,选出了自己的“意中人”,为自己的小集团打小算盘,谋更多利益。浙江绍兴嵊州县的甘霖镇某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某于2013年11月换届期间,送给该村10名党员4.94万元财物进行拉票贿选;张某还在2011年至2018年期间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39.1万元;张某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2020年1月,张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是破坏基层法治建设。未按党组织的意图选人,选出来的人受利益思想驱动,他们为了达到目的、获得利益,将不择手段专横跋扈、为非作歹,从而养黑聚恶、坐大成势,党的意志和主张不能在基层更好实现,国家法律法规难以得到正确实施,严重破坏社会治理环境,影响社会安定团结,阻碍社会文明进步,滋生蔓延社会毒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例如,山东青岛市莱西市望城街道田格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晓庆安排亲朋好友及铁哥们独霸村内事务非法攫取国家资源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为黑社会组织提供庇护最终被判刑20年。

(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干群关系。一是与民争利。基层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会不择手段,以权压人,凭着权力向群众摊派各种莫须有的任务,增加群众负担。有的甚至联合社会力量仗势欺人,明目张胆地吃拿卡要,群众看见了就望而生畏,都要绕着走。一旦与群众有利益纠葛闹矛盾时,也是凭借手中的权力飞扬跋扈、趾高气扬,对群众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强行霸占优势资源,刮取民脂民膏,毫不顾忌群众的怨声载道。二是背离宗旨。某些基层干部丢失了信仰,忘记了为民初心,把党的教诲入党誓言当作耳边风、置若罔闻。忘记了初心使命。这些干部不是为人民谋福利,也不是为党分忧解难、干事创业的,没有国家民族集体大局观念。因为他们带着浓厚的功利主义,为的是沽名钓誉,为的是小圈子小集团利益,他们的眼光和行动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2013年至2016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村主任郝某伙同村支书将村民集体财产12.4万元非法占为己有。2018年11月,郝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是丧失政治立场。丧失了原则,没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出发点错了,最终的目标自然也要出错。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将去向何处。没有坚定的政治原则和立场,这是非常危险的最痛苦的是这种危险恰好来自自身,最后又加害于自身,残酷地绞杀和折磨自己这是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警惕和深思的。某些基层干部一旦当上了什么书记什么主任或是带“长”字的,就开始得意忘形了,忘记了自己所要承担的使命责任。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精力和心思,不是用来为民谋利,不是用来筹划地方经济发展,不是用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他们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财迷心窍、忘乎所以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如何把权术玩得风生水起,如何为自己拉拢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如何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如何更好地贪图享受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腐朽生活。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某村主任李某、村支书杨某违规发包集体土地,收入发包款4万元。二人指使村会计杨某将该款存入个人账户。随后组织该村党员外出旅游,将4万元发包款全部消费。结果杨某、李某、杨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四)严重阻挠乡村治理,破坏乡村振兴进程一是没有树牢创建基层法治政府的意识。政府机关或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未依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有越权和滥用职权行为,有疏忽大意、玩忽职守等失职渎职行为;法治观念的淡薄助长乡村干部胡作非为。浙江嵊州县甘霖镇某村原支部书记王欢利用村干部影响力,怂恿村民阻工,多次向石场负责人周某等人索要好处费累计173万元。2018年12月,王欢被开除党籍,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未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干部未切实履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忽视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未落地落实,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乡风民风不纯,与社会主义法治纪律价值理念格格不入,各种不良社会风气泛滥严重三是未依法开展民间纠纷的调处摸排。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化解矛盾、定止争的第一道关口,应积极作为、切实履职、依法担当。但有的基层干部回避矛盾,害怕引火烧身缺乏斗争精神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丧失惩恶扬善的正确立场面对坏人坏事和错误观点含糊其辞、唯唯诺诺,不敢与错误言行作果断决裂和坚决斗争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之事漠然置之,不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未掌握运用法纪主动权积极参与民间纠纷调解,筑好基层平安墙对寺庙活佛僧尼管理教育不到位,而任其四处招摇撞骗、惹是生非麻痹蛊惑群众,甚至干预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开展有偿非法调解。四是未依法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开拓发展新路径,让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法律法规政策把握不精准、运用不灵活、落实不到位,思路不新,点子不多未充分把其对经济的积极刺激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招商引资办法不活,发展经济力度不够;调查研究不深入群众工作未做细做实基层干部带头发展经济引擎示范作用不足因地制宜的特色传统产业未做大做强。缺乏爱民之心,不为民谋利。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未扑下身子潜心为群众做事。是未用党员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随随便便、大大咧咧,说话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与党的政策精神相悖。信谣传谣,说无依据的话,做无原则的事,唯恐天下不乱,不顾影响、不计后果。是财经纪律松弛。未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公私不分,随意贪占挪用国有资产钱物。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清晰不规范。欲壑难填,无节制开支,大手大脚。报账手续不完善,纸质账单与电子账单不同步、不配套,不符合财经管理和审计法相关标准要求。是工作纪律懈怠工作作风不严谨,慵懒散浮推拖现象尤为严重不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随意迟到早退难以如期完成预定工作目标。不爱岗敬业,三心二意,缺乏奉献精神;不踏踏实实潜心钻研业务,心猿意马,沉溺于空想,这山望到那山高;不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而是好高骛远、贪大求洋,务与虚声、走走过场、耍耍把式,欺上瞒下、蒙混过关工作开展不深不实,对群众工作缺乏足够耐心和信心浮于表面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无高瞻远瞩之见,无深思熟谋之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上心,无责任担当。是站位不准,忘记了自己是群众中的一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割裂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九是阻碍了乡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不良的官风会影响当地民风。微腐败是一种病毒性风气,具有极强的传播感染力,会在基层群众中很快蔓延开来。老百姓不断效仿和复制传播,带坏一方社会风气。让老百姓沉迷于奢靡享受之中,变得懒愚顽、贪图享受,不愿勤劳致富。不良的政风会给当地社会市场秩序不良冲击和严重危害。一个地方的政风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群众的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对社会秩序的构建调整起着制约决定作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会潜滋暗长、升势而上,“官油子”之气、无作为之气、漂浮之气、“两面人”之气也会随之而来、应运而生,让诸如此类的不良习气渐嚣尘上、助纣为虐,破坏了当地基层的政治生态环境,给市场也注入了诸多消极腐败的因素,诱导扰乱了当地正常市场秩序。是乡村微腐败会腐蚀干部思想意志。让乡村干部变得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丧失斗志,难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五)家族宗族势力也助长了乡村腐败。一是家族宗族势力插手干预。一些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组织开始选举的时候,庞大的家族势力轮番上阵出尽风头,开始酝酿推选他们心目中的候选人,与“候选人”联合上演所谓的民主选举。要把他们的舅子老表、叔爸干爹等亲戚朋友或是其他有关联的裙带势力推选为村干部,从而掌控着村里的大小事务,为他们说话,为他们办事,为他们谋取诸多非法利益,俨然成了他们把持村级政权的工具和超级代言人。整个村子的上下内外、各种大小事务由他们说了算,因为村干部和村子都是他们的,村级政权都是他们拿来牟私利的工具。基层干部受地方家族宗族势力的支配掌控,他们与背后推选他们的家族宗族势力穿着不分你我的连裆裤,成为沆瀣一气的一丘之貉打着家族宗族势力的小算盘,坑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了公平公正,污染了基层政治生态,由于家族宗族势力庞大,盛气凌人、虎视眈眈,绝大多数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2018年底,天津市武清区某村村民举报,村两委班子被张某一家人把持操控。张某及其家族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还嚣张地说“村里的空气都是我们家的,想让你吸几口就吸几口。”村里有这样的恶棍干部,村民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2019年初,以张某为首的10名宗族恶势力犯罪团伙被抓获归案、绳之以法。二是宗教寺庙传统规矩及生活作风的侵蚀。周边寺庙的住持或者活佛的大肆挥霍和场面上的出手阔绰,还有物质生活上的穷奢极欲、一掷千金,十分豪气和享受,也和基层干部的囊中羞涩、经济拮据而显得缩手缩脚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造成了基层干部心里上的极度不平衡和沮丧失落,而采取非法手段攫取国家财物,从而滑向犯罪深渊。

QQ图片20200831214139.png

三、治理乡村微腐败势在必行

(一)高扬依法治理旗帜,铁腕出击乡村腐败。

1、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扎牢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有效运用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纪监督、组织监督、自我监督等方式,回应社会各界关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为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提供新闻舆论支撑,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正确决策依据。

一是强化法治监督。首先从民生入手,看群众是否得到了按政策该享有的红利。将乡村微腐败治理纳入依法治理整顿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筑牢体制机制,健全管理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扶贫领域的贪污、截留、挪用、冒领、侵占等违法犯罪行为。纪检监察、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要依法紧密配合,优化查处起诉、审判、执行联动办案机制,实行有效沟通对接,简化不必要的繁琐办案程序,依法从快从严查处办理扶贫领域的贪污腐败案件,保障扶贫资金和其他国有资金资产的安全,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帮困解危上,让相关项目都用在扶贫事业上。对各种涉农涉贫腐败行为要保持持续高压态势,通过查处一批典型贪腐违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来教育震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创造风清气正的扶贫环境,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确保扶贫事业健康发展。要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入手,盯稳盯准、抓紧抓实、严防死守,堵住各种资金管理漏洞。纪检监察、检察机关要组织专业力量积极介入、提前介入,把监督预防关口前移,发现不良苗头,要依法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第一,针对扶贫领域的贪污腐败严筛细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节点。第二,针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逐一检查,看资金是否运用投入到位,看质量是否达标。第三,国家投入到每家每户的庭院建设资金是否按规定发放到位。第四,乡村文化阵地和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是否完备,质量是否达标,是否能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五,核查乡村集体示范产业发展情况,国家专项扶持资金是否投入到位,壮大集体经济的产业链是否完全形成。第六,后续扶贫是否有计划、有保障,困难户的脱贫是否稳得住,是否有常态化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来源。其次看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思想。运用国家监督利器,捣毁腐化堕落老巢,从思想上树牢防腐反贪意识,铲除乡村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法治政府,扎紧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笼子,树牢法治意识、规矩意识,不忘责任担当意识,坚决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加强辖区内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党性宗旨、依法履职教育,上好廉政课,打好预防针,加强事前预防;健全预防微腐败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和警示提醒服务;完善跟踪检查制度,切实督促为民履职办事质量效果。教育广大基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积极履职,善于作为、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竭诚奉献;加强党性政治修养,锻造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干事创业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社会各界共建共治能力和共享共赢活力共同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将乡村微腐败治理纳入国家统一治理体系,将社会治理体系公共治理体系,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积极作用和优势职能,让乡村微腐败治理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

QQ图片20200831214117.png

二是加强纪检监察监督。惩治和预防基层微腐败是加强新时代党建的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铸造崇高思想境界,树牢纪法意识、斗争意识,敢于向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违纪违法和不良现象亮剑。运用纪检监察手段严查乡村微腐败,严惩乡村微腐败是新时代对基层干部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乡村干部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和监察制度,加强自我管控约束。“尔走路近略重否?说话略钝否?”要常思为人之道、为政之过,于纪于德于法要有敬畏之心。加强自我教育,搞好自我反省,决不能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要加强修为、不断学习,提升廉政素养和办事执行能力,要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怀敬畏之心。基层干部要学会管控自己的行为,要保持坚定清醒的头脑,要保持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秉持拳拳之心、戒惧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常家国情怀,常感恩之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份克己奉公。多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之事,经常检视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工作方向是否与党的标准要求、指导思想高度契合,言语行为之间是否充满正能量。不要为眼花缭乱的市场经济丧失了立场意志,迷失了前进方向,忘掉了本真初心,削弱了革新进取的动力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为市场经济和名利得失中的纷纷扰扰而丧失基层党员干部应有的气节;要不断坚持修为和淬炼思想境界,提振精气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更好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适应新时代乡村反腐倡廉的需要。

三是加强社会监督。缺乏监督和约束就像脱缰的野马,有发而无收,那是很危险的。乡村组织要敞开大门、面向社会,聘请各部门各行业专家作为乡村廉政监督员,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的廉政评估监督,纳入一年一度的廉政考核。当好反腐倡廉排头兵,为乡村治理微腐败做好示范引领。乡村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前瞻意识,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认知,不能画地为牢、鼠目寸光。坚定为民谋福祉的人民立场,练就为民服务过硬本领,明确工作方向,盯紧工作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纪律制度建设,健全各项监督约束体制机制,抓好基层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和纪律作风建设。以公开透明方式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以监督促改革求进步,以监督求实效谋发展。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为人民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QQ图片20200831214040.png

四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依法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监督。依法向新闻媒体公开基层组织各项预防惩治微腐败体制机制,依法向新闻媒体披露乡村微腐败典型案件。将纪检监察工作重心和常态化工作方式介绍给新闻媒体,让新闻媒体对乡村工作及惩微防腐体系有客观全面的认识了解,将乡村微腐败治理纳入新闻舆论监督体系,使媒体报道更加客观公正,更加理性权威,及时回应来自基层的各种质疑和要求惩治贪腐的强烈呼声。同时要做好网络舆情掌控,对恶意炒作或肆意浮夸的不实信息要严加管控、依法打击,防止矛盾激化和负面舆情升级,确保网络媒体风清气正,确保新闻媒体依法监督、有效监督,确保乡村惩治微腐败工作阳光运行、健康有序开展。

2、严格考核,一票否决。将乡村微腐败治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从德能勤绩廉不同角度综合考评,增加廉政考核权重,优化考评方案,实行科学考评、有效考评。建立配套的常态化科学考评机制,促进乡村微腐败治理,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科学考评优势,让考评杠杆撬动乡村治理健康有序、依法开展。对有贪腐和违法乱纪行为的基层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实行“一案双查、一岗双责”和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严厉惩处负有直接责任的当事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单位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不能纳入当年评优晋级,取消以前表彰和名誉称号,并依规扣除相应目标分值。真正做到奖优惩劣,激励先进,惩罚落后。让其举一反三,从个案中汲取深刻教训,也让全体人员受到警示教育。

(二)创新基层反腐体制,布严源头开关防线。

1、加强基层反腐立法。深入开展基层反腐调研,了解基层反腐动态,全面分析反腐难点弱点,挖掘微腐败背后的复杂背景和深层次社会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寻找有效办法,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有关部门立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优化立法程序。邀请执法司法、纪检监察等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提出专业建议,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取长补短、权衡利弊,坚持有利于国家、人民、社会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各方意见,建立群众基础,吸纳不同智慧,提升立法质量。健全基层监督管理体系,充分赋予基层纪检监察职能职责,强化执纪力度,实现与执法司法机关的无缝对接,把监管落在实处,堵住监管制度的漏洞全方位适应基层反腐需要。

2、加强基层反腐的技术革新,对基层微腐败实行高科技的全天候监管。基层反腐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基层预防微腐败新形势。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基层组织和干部逐一登记,清理所有干部现有财产、家产,摸清底数,造册存档,由专人管理。二是对号入座,实行财产动态监管。要求所有干部定期报告个人和家庭财产变动情况,并做好统计。按人事管理权限,对瞒报谎报漏报者依纪依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三是实行干部行踪报告制度。对干部外出要进行审批报告建档备案制度,完善各项手续程序,对干部行踪进行全程全面监管,做到有备无患,提倡“严是爱,宽是恨”。这既是对干部从组织纪律角度的严格要求,又是组织对干部一种实实在在的关爱。四是分门别类、有序监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监管,对特殊人员实行特殊监管,对行业人员实行专业监管。为相关人员拴牢第一道缰绳,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违纪违法隐患。对重要部门和高风险职业部门加强预防教育,加强职业风险提示。尤其是掌握着巨额资金或正在搞工程项目招投标的人员,更要密切关注、跟踪提醒,搞好腐败警示教育和风险防控,推行跟踪督查结果和个人主动报告相结合的防腐会诊制度,着力思想教育转化,突出预防成效,减少干部深陷贪腐而滑向罪恶深渊的人为悲剧。做到基层防腐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纪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3、健全乡村基础建设和基层干部监管体制机制。削减基层领导或部门的签字支取资金的权力,由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决定指派两名政治思想素质好、精通财务管理的专人来管理。一名管账,一名管钱,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由领导签字管钱变为领导监督财务,领导要监管财务但不直接插手干预支配财务;实行两本账,一本纸质账务,一套电子财务,也分别由两人同步录入、同步管理,并且设置专业密码,二人互不泄露,防止财务造假和修改账目;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法纪教育和制度监管,支配资金要统一研究、集体决策,不能领导个人擅自做主;要做到公开透明、收支清晰;每一笔账领导班子都要心中有数,每一笔钱都要集体审核,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制度,不破惯例,不越红线;让单位成员积极参与财务管理监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畅通信息渠道,让群众真正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实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积极回应群众反应的财务疑点,依法满足群众的财务查询诉求,真正从源头上堵住财务管理漏洞,铲除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广东省湛江廉江市某村村干部李某、魏某、刘某、叶某多次合谋挪用贪污土地征用补偿款合计198万元,贪污公共财物444.39万元。结果四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各10万元。

QQ图片20200831214239.png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夯实理想信念基。“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曾国藩的这句名言古训我们应该牢记于心,对自己严加鞭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已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扫除思想上的灰尘;忘掉自以为是的小我,凝聚家国情怀,将党和国家、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淬炼崇高无私的思想道德境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令人堪忧的价值观念。基层干部的做官论、享受论、世袭论需要进一步革新和厘清,陈腐落后的封建宿命论观点,混天度日的拖沓懒散毛病,靠山吃山、坐享其成的啃老观,拉帮结派、圈地为王、各霸一方的哥们义气和山头主义等等,都严重侵蚀了基层党组织的健康肌体,阻碍了干部作风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干部形象,为自由主义和乡村微腐败的滋生创造了条件。湖南衡水市一村支书粘某以工作经费名义向开发商索要手表、现金10万元,在与开发商签订拆迁补偿置换协议时,要求多置换126.25平方米的个人房屋面积,计款27.8万元。最终粘某被开除党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2、端正理想态度,明确宗旨观念。一是加强品德修养,淬炼人生境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政治信仰,站稳人民立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牢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意识;要坚决力戒奢靡之风,力戒贪图享受,激发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扬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雷锋式的好人,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要力争做到诚实待人、公平处事;办事清正廉洁依理依法不优亲厚友,不贪赃枉法,不徇私舞弊;平易近人,不盛气凌人不涉黑入恶做到激浊扬清依纪依依法有章可循不凌驾于原则规矩之上,做一个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的好干部。二是镌刻于心,付诸于行。要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宣传推广工作用心用情、持之以恒善作善为常做常思、常做常新,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新的价值引领使命作为新时代主流价值体系,全面深刻把握其内涵,并铭之于心、践之于行。这是对我们每位干部和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应该时时警醒、事事叩问,以此为镜,对照梳理,三省吾身,查漏补缺,不断规言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品味有内涵、充满文明素养的新时代合格乡村干部,多为广大群众分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3提升理论水平,开阔认知视野。一是加强专业培训,把政治理论学习学历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三驾马车并行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改变乡村干部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结构;加强基层干部的法纪教育和“三观”改造教育,不断适应新时代对基层干部的新要求基层干部的理想既需要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适应社会发展,更需要党和政府的警示教育,打打预防针和咬耳扯袖,增强自我防护和思想免疫二是既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不被其束缚了灵魂和手脚洒脱地对待这个身外之物,从容地引领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它。唯有开启学习之门,提升综合素养,修炼自我内功,用创新思想引领、用超强定力支撑、用卓越远见运筹帷幄,才能得心应手管控它,让它为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服务,才能登高望远、掌握主动,才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觅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真谛。

(四)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点燃基层干部未来。

1、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万能钥匙,发展是治理基层微腐败的灵丹妙药。在全面脱贫奔康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和拳头产业竞争力,引领家庭副业健康有序向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农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条件,由传统生产耕作方式逐步向农牧业现代化过渡。开发乡村潜力,创造众多就业机会,让广大农牧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不到异地他乡也能赚得钵满盆满。以少聚多、由弱变强,逐步实现产业富民、产业强村,夯实乡村经济基础,增强乡村发展活力,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只要经济发展了,群众和干部都过上了好日子,包括乡村微腐败在内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提高经济待遇。加强经济建设,提升干部综合待遇,夯实乡村干部物质基础,打消不想贪腐念头。通过市           场经济杠杆的撬动来治理和最终结束基层微腐败。归根结蒂,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发展经济来实现,提升基层干部经济待遇。提高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认可度,用发展来解决乡村各类突出矛盾和不平衡问题。让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殷实,不断提振群众生活信心,理顺人心。让他们更加理解和支持基层干部工作,也让基层干部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对基层组织发展前途充满信心,提升基层干部自我成就感。通过发展来满足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及时终结他们通过攫取不义之财满足物欲的发家致富梦。用发展缓解基层干部压力,给基层干部带来更好待遇和发展机会。

3、树牢精神支柱。先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再解决思想问题,打通制约发展的精神堵点。让他们树立好自身形象、活得更有尊严,让他们更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乡村基础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文明,引领乡风文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把优秀精神产品送到乡村,送入基层群众心中。加强乡村法治阵地建设,采取法治加文化的润育方式,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灵魂得到洗礼和升华,把遵德守纪守法当做一种行动自觉。开展忆苦思甜新旧对比,加强感恩教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富强了,民族兴旺了,社会进步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都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育广大村民要发自内心饮水思源感党恩、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把这种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是乡村干部义不容辞的永恒责任。

4、弘扬社会正气。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让广大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占据基层文化建设的主流市场;让村民转变陈腐落后观念,移风易俗,凝聚人民心声,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积极传播正能量;让精神文明引领并为物质文明更好服务,促成乡村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充实内心,提高品味,让乡村干部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引领导航的先锋示范作用。

(五)推进基层人事改革,激发干部创业潜力。

1、激活人事制度。要解决基层微腐败首先要通过发展来实现,要发展又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苦干实干的人来实现,这些人从哪里来?那就必须在基层大刀阔斧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才范围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不管黄猫黑猫,只要逮到老鼠就是好猫”。组织人事部门要有担当,要敢于打破陈旧用人观念,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希讲的那样“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要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大胆地用,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坚决地调,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该容的容,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撸起袖子加油干”。在选人用人上要拿的出标准、迈的开步子,要有选才识才的眼力和智慧,要有赏才惜才的胸襟和理念。用好一个人,就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大厦砌好一块砖、盖好一匹瓦,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根基,寻找基础支撑;用好一个人,就是引领社会价值的最好标杆。用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是对社会风气最好的标注和诠释,也是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引领和价值取向的最好示范。组织人事部门要把眼光放的更长远,视野要放的更开阔,站位要高,谋划要周,用人才能更准。要以对党和人民千秋大业负责任的态度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要有胸怀全局的政治使命担当,坚定为党用人、为国选才的政治信念,抛弃个人利益顾虑,把那些愿意干事创业、善于创新发展的人才选到一线关键岗位上来。组织人事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某个人一厢情愿的自私自利的区区小事,也不是某几个人私下的窃窃私语,而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人事制度的要求,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种改革,尤其是乡村人事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种改革,改得越早,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越有利;这种改革,改得越好,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因为有一大批有志者他们不想拿着国家的俸禄而做一个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地吃闲饭的人,他们真正想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有益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文明,希望人民群众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加幸福美好,希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只要广大乡村干部把心思全都用在抓产业抓发展上了,用在为民谋福祉上了,基层的各种腐败和不治之症都会迎刃而解、找到正确答案。

2、提高政治待遇。基层干部的晋升渠道有待研究开拓。打通晋升渠道,提高基层干部社会地位政治待遇。评优升职,优先考虑基层干部,让基层干部有名有利,名符其实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断绝他们的贪念和一切违法乱纪的幻想。组织人事部门要优化考评方案,改革创新人事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明确评优晋级标准,让基层干部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实行定向招考或加分公开招考、自我推荐考核、党委组织推荐考核等多种方式,把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干得优秀、干出成绩的基层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让他们切切实实得到组织的关爱,得到组织认可和提拔重用;让他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投入为民谋福祉的工作之中;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愿腐、不想腐,自觉远离贪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做一名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