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工委“筑巢”反家暴 代表“引凤”家和谐

——绵阳市涪城区城郊人大工委积极参与反家庭暴力基层治理
来源:绵阳市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城郊街道工作委员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5 14:02:00

常言道有国才有家,而从国家角度考量:有家才有国,国是由家构成。家庭暴力是“不和谐音符”。2024年7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纳入改革方案统一部署,为反家庭暴力制度建设明确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绵阳市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城郊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陶伟一直在思考:在基层治理中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调研和接待选民、收集代表意见,面对城郊这个由乡改街道办的特殊区域和由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推进的特殊群体,体悟出“家和万事兴”就是辖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辖区派出所领导、妇联、人大代表,大家一起共商城郊反家庭暴力基层治理。

image.png

引凤:四川省公安机关第一个反家庭暴力科普示范基地落户

基层治理如何法治化、系统化,需要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发出后,为增强法学院教学与实践契合,成都大学主动与谢平代表联系表达了合作意向。2023年2月28日下午,成都大学法学院、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基地与绵阳市涪城区城郊派出所签约、授牌仪式在城郊派出所成功举行,至此由绵阳市涪城区七届人大代表谢平牵线搭桥研究机构直接参与基层治理落户涪城全面落实。

image.png

成都大学法学院院长、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基地主任科普邓陕峡、基地副主任刘剑,基地科研人员贺海燕,涪城区人大代表谢平,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徐立峰,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甫,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杜杰,分局城郊派出所所长李昆林,绵阳市涪城区城郊街道及社区负责妇联工作人员、妇女代表共35人参加了活动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徐立峰代表时任副区长俞焰斌致辞,热烈欢迎科普基地邓陕峡主任一行的到来。他表示,此次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旨在促进科普基地在妇女权益保障、反家庭暴力等领域的法学理论资源与涪城公安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司法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保障妇女权益,维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筑巢:研发+机制+运作

城郊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小组人才优势,专题申报了《基层治理中反家庭暴力机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image.png

在四川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第六届《民法典》实施天府论坛会上,城郊辖区人大代表成果荣获三等奖并在论坛学术交流。2025年,城郊辖区人大代表持续研究,完成《反家庭暴力告诫制度适用研究成果》。反家庭暴力研究成果先后被四川法制网、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基地网站和公众号、陕西警察学院学报刊发并在全国推广。

image.png

为推动反家庭暴力机制在基层治理的落实,建立一支反家庭暴力基层务实队伍,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及城郊人大工委,先后通过代表小组活动、送法进社区、送法“基层行”等活动,由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基地志愿者讲师开展反家庭暴力知识普及,对妇联、基层组织干部、公安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分批次进行培训。

image.png

城郊辖区代表在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第46号《关于强化基层组织反家庭暴力建设的建议》,相关部门专门就基层反家庭暴力机制建设、治理考核等进行了认真办理。

起航:代表+公安派出所+妇联+N

为推动反家庭暴力机制运行畅通,城郊人大工委专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人大代表详细了解科普示范基地建立以来的工作运行情况,对城郊派出所在将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与党委政府基层治理统一规划并拨付专款、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流程、化解家庭矛盾等六项工作予以肯定。代表还实地查看了科普示范基地相关工作台账,对多起反家庭暴力警情处置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点评。调研中,代表对反家庭暴力基层治理工作提出工作建议:一是要珍惜“科普示范基地”这块牌子,是大学理论研究高地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大胆创新,是全省公安机关第一家在派出所的示范基地;二是把“科普示范基地”作为基层治理的样板,以科普基地为阵地,从反家庭暴力视角参与社会治理,化解来自家庭的矛盾纠纷;三是认真落实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6号《关于强化基层组织反家庭暴力建设的建议》各项办理意见,区级相关部门办理后需要持续用力、继续落实;四是针对城郊处于城郊结合部、经济发展快速期,急需建立一支有基层党员干部、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反家庭暴力志愿者队伍,动态把握和推动辖区反家庭暴力工作;五是加大工作宣传和推动力度,要把已经取得的成果向外宣传,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向社会传递反家庭暴力、和谐家庭建设正能量。

image.png

2025年7月14日,绵阳市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钢听取了城郊人大工委反家庭暴力基层治理情况汇报,城郊辖区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参加汇报会。

城郊派出所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受理家庭暴力案件报警求助,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做到快速接警、快速处警、依法取证、及时救助,不得以家庭纠纷等为由拒绝、推诿、拖延。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的报警求助时,接警员应当询问报警人姓名、具体位置、联系方式、是否受伤、是否需要通知120等情况,迅速按照接处警工作流程,下达处警指令。公安民警在接到家庭暴力案件的处警指令或报警求助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对家庭暴力的受害人采取有效的救助保护措施。及时制止家庭暴力,依法控制施暴者,维护现场秩序,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对已经逃匿的施暴者进行查缉。公安机关在家庭暴力报警先期处置或者处警结束后,及时告知受害人可以向妇联、居(村)民委员会、基层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团体申请调解或寻求帮助。

城郊派出所设立1个反家庭暴力警情转业骨干岗,共有3名专业调解员及3名民警。为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平等、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城郊派出所依法履行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积极探索家庭暴力防治举措,认真开展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平安家庭建设,切实保障了群众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自在城郊派出所建立基地以来,城郊派出所2023年2月至今共接家庭暴力警情(含耍朋友期间等感情纠纷)89起,处置89起,现场化解100%,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31份,治安管理处罚33件41人,在处置后,与基层组织共同工作1起。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全社会用行动参与。城郊人大工委积极参与反家庭暴力基层治理有益探索,家事(私权)、国事(公权)发生冲突考量参与者技巧,城郊的反家庭暴力实践是可行的之举,利国、惠民。


责任编辑:孟桂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