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值春夏交替之际,内江市进入汛期,气温持续攀升,暴雨、大风、雷电等极端天气增多,农村耕作活动频繁;受“五一”、端午假期及消费促销活动影响,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旺季,客流、物流量增加,安全形势复杂多变。
(一)交通运输方面。5月公路货运量上升,车辆超速超载、违规占道变道、闯抢红灯,农用车违规搭人易引发事故。气温逐渐升高,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规超车会车、特殊路段不减速(斑马线、交叉路口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二)建筑施工方面。随着气温升高,施工现场存在高温、潮湿环境,工作条件相对恶劣,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风险高。施工单位未严格落实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对重大隐患判别不准,危大工程管控不够严格,管理人员到岗履职不到位,安全风险高。入汛降雨增多,作业人员防坠、雨后防滑措施缺失,深基坑、沟槽放坡不规范、截排水设施不完善、渣土随意堆放和雨季“三查”不到位等易引发事故。
(三)消防安全方面。5月气候逐步炎热,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增大,居民家庭和经营场所用电进入高峰期,空调、风扇等电器设备易过载发热,电气线路老化导致漏电、短路等引发火灾的风险增大。
(四)危化方面。5月份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雷雨天气增多,易燃易爆介质的密闭压力容器防晒、降温措施不到位,遇湿易分解的危险化学品未落实防潮、通风等措施,易燃易爆区域防雷措施不到位易引发事故,安全风险高。
(五)工贸方面。5月产销旺季,检维修作业增多,高处和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检维修后孔洞盖板、临边栏杆未及时恢复,设备检修未执行停机、断电、挂牌规定等易引发事故。
(六)煤矿方面。煤巷顶板隐蔽致灾因素治理不到位顶板冒落风险高;雷雨天气增多,可能存在防雷设施失效导致非计划性停电;瓦斯抽采钻孔管理不规范,瓦斯超限风险高。
(七)非煤矿山方面。“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到位,临时支护不及时,采空区管理不到位等易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矿山截排洪设施不完善,采场和排土场边坡监测不到位,安全风险高。
(八)文旅方面。“五一”、端午假期外出旅游市民增多,车站、旅游景点、公园、游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聚集、车流增加,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现场救援设施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易导致伤亡扩大。大型游乐设施、非道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设备使用率高,安全风险加大,易导致事故发生。
(九)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方面。企业可能存在焊接切割作业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未履行动火审批手续、作业前未进行动火分析、违规动火作业等问题隐患,易引发火灾事故,安全风险大。企业动火作业时,动火点下部及周围的可燃物未及时清除,焊渣掉落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风险高;企业开展动火作业前,未及时向蜀安焊平台申报相关信息,存在施工人员无证作业风险。
(十)有限空间作业方面。5月各食品加工、畜牧等企业发酵池、污水池等有限空间作业频繁,加之气温升高,微生物活性增大,有毒有害气体易积聚,作业风险增大。建筑工地深基坑和地下管沟等有限空间作业时通风不良易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
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持续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规范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填报,督促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限期整改。加快推进有限空间作业突出安全问题隐患集中整治,推进蜀安焊平台推广使用,坚决防范和遏制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场所等“四类重点场所”电气焊施工动火作业引发安全事故。做好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