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厚植人民情怀,书写奋斗华章

来源:广安经开区穿石镇 作者:蒋成诚 发布时间:2025-07-16 17:14:08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党的历史长河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道路。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厚植人民情怀,铸牢党的生命线,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坚定“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政治信仰,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石。国家的存在与发展,皆以人民福祉为依归。党员干部应将这一信仰深深烙印在心底,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而不懈奋斗。在当代,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常工作中,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的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只有坚定这样的政治信仰,党员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使命,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这句诗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党员干部要以“孺子牛”自勉,不辞辛劳、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关键。只有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才能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认真对待、及时回复,确保群众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不仅体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更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涵养“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民利益都应被置于首位。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员干部要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的保障下,安心享受幸福生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厚植人民情怀,坚定政治信仰、永葆初心使命、涵养宗旨意识,是答好时代问卷的关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让我们携手共进,厚植人民情怀,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华章。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