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抓住社区源头 筑牢防灾减灾“前沿阵地”

——探访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雨城区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区
来源: 作者:石雨川 发布时间:2021-05-10 14:30:18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联合发布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雨城区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区上榜。

青江路社区微型消防站.jpg

盘活资源 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基础

青江路社区因地制宜,坚持盘活和发动各方资源及驻街单位,发动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小区物业主任、企业负责人等社会力量,组织成立灾害巡查、医疗救助、物资保障等8个小组,扎实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此外,社区还建立物联网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预警系统,实现社区事故预警信息高覆盖,成立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信息联络员队伍及社区应急小分队。设置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的青江路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可紧急容留安置6000人,如遇突发灾难情况,居住最远的辖区居民可在30分钟内沿撤离指示标识快速有序疏散到园内避灾。数据显示,2020年共排查消除小区内消防通道堵塞、私拉电线等隐患300余处。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中, 青江路社区将辖区划为 10个网格,通过细分网格和制定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提高防灾应急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

共建共享 让综合减灾理念家喻户晓

青江路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有声有色。2020年4月建成青江路社区智能安防综合体验区。体验区占地70㎡,总投资25万元,体验区内包含禁毒展示区、安全防盗展示区、防火灭火体验区、防电信诈骗体验区、生命急救体验区、防触电体验区、VR逃生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情景模拟、实物体验、视频演示等形式,直观掌握防火、防盗、防诈骗、急救等安全知识,有效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与水平。体验区建成后采取预约形式对全体市民开放,已接待居民群众、学生1000余人次。开辟了预防灾害安全知识课堂,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消防安全和逃生演练等,并成立了减灾防灾党员志愿队与义务救援队。

防灾减灾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青江路社区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努力,只是雨城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雨城区防灾减灾服务中心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减灾示范社区要树立“大减灾、大安全、大联动、大融合”创建理念。对照“网格化、体系化、精细化、智慧化”创建目标,按照“全覆盖、全要素、全领域、全员额”创建要求,全区以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为抓手,推动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区(村)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综合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雨城区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石雨川)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