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了“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突破校园边界,引导学生在田间参与农事劳作,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农耕文化,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形成“校内实践+田间劳作+家庭体验+感悟沉淀”四维育人链条,引导学生在多元场景中感受劳动真谛。
校园躬行:共绘洁净画卷 4月30日,全校开展“最美校园”活动。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域参与校园清洁美化行动,学生分组清洁寝教室门窗、清洗地板、清理花园杂草、打扫校园落叶、整理寝室内务、整理图书角,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七年级(6)班在班级日志中写道:“原来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更需要智慧与协作。” 阡陌课堂:汗滴禾下土 学校摒弃传统集中式农耕体验模式,鼓励学生回归自家田地或参与亲友农事。学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劳动任务。高一年级王同学在劳动日志中写道:“跟着爷爷下田除草,太阳晒得脖子火辣辣地疼,弯腰半小时就直不起身。爷爷说‘庄稼人没有钟表,日头就是作息’,我才真正懂了古诗里的‘粒粒皆辛苦’。”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劳作时主动询问农耕知识,祖孙三代在田间边劳动边交流的场景,成为五一假期最珍贵的画面,田间劳作不仅是劳动体验,也让汗水浸润文化传承。 家庭责任区:解锁生活技能 五一假期,各班发布“家庭劳动闯关任务”:整理个人房间、打扫卫生、为家人烹制三菜一汤、规划一周家庭开支等。八年级的刘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今天尝试换被套,被子总是不听话地团成球,妈妈教我要对角卷折,原来家务也有‘独家秘笈’!”家长们纷纷上传孩子系围裙炒菜、弯腰拖地的照片,一位父亲留言:“孩子主动包揽饭后洗碗,突然发现他长大了。” 墨香留痕:书写成长印记 在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劳动叙事、成长感悟”环节,引导学生将汗水转化为文字,让朴素的劳动体验升华为深刻的生命教育。许多学生写下感悟:“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技能、磨炼意志,更深化了对“劳动创造幸福”的认知。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