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以劳树德,以行润心 ——巴州区第四中学五一劳动节“家校共育”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巴州区第四中学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2 11:31:56

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了“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突破校园边界,引导学生在田间参与农事劳作,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农耕文化,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形成“校内实践+田间劳作+家庭体验+感悟沉淀”四维育人链条,引导学生在多元场景中感受劳动真谛。 

校园躬行:共绘洁净画卷 

1747020736341.png

4月30日,全校开展“最美校园”活动。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域参与校园清洁美化行动,学生分组清洁寝教室门窗、清洗地板、清理花园杂草、打扫校园落叶、整理寝室内务、整理图书角,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七年级(6)班在班级日志中写道:“原来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更需要智慧与协作。” 

1747020769097.png

阡陌课堂:汗滴禾下土

学校摒弃传统集中式农耕体验模式,鼓励学生回归自家田地或参与亲友农事。学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劳动任务。高一年级王同学在劳动日志中写道:“跟着爷爷下田除草,太阳晒得脖子火辣辣地疼,弯腰半小时就直不起身。爷爷说‘庄稼人没有钟表,日头就是作息’,我才真正懂了古诗里的‘粒粒皆辛苦’。”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劳作时主动询问农耕知识,祖孙三代在田间边劳动边交流的场景,成为五一假期最珍贵的画面,田间劳作不仅是劳动体验,也让汗水浸润文化传承。

家庭责任区:解锁生活技能

1747020802164.png

五一假期,各班发布“家庭劳动闯关任务”:整理个人房间、打扫卫生、为家人烹制三菜一汤、规划一周家庭开支等。八年级的刘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今天尝试换被套,被子总是不听话地团成球,妈妈教我要对角卷折,原来家务也有‘独家秘笈’!”家长们纷纷上传孩子系围裙炒菜、弯腰拖地的照片,一位父亲留言:“孩子主动包揽饭后洗碗,突然发现他长大了。”  

墨香留痕:书写成长印记  

在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劳动叙事、成长感悟”环节,引导学生将汗水转化为文字,让朴素的劳动体验升华为深刻的生命教育。许多学生写下感悟:“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不仅掌握技能、磨炼意志,更深化了对“劳动创造幸福”的认知。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