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大竹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失联”被告民间借贷纠纷案

来源:大竹县人民法院 作者:杜雨蓓 发布时间:2025-05-14 07:02:31

“袁法官,谢谢你帮我找到张某,让他还了钱,了却我一桩心事”。近日,当事人叶某向大竹县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袁斌送来锦旗,并高兴地说道。

image.png 

张某因生意周转向叶某借款13万元,双方未约定明确还款时间,后张某因刑事犯罪入狱2025年初,张某刑满释放,叶某向其主张还款未果,后张某玩起了“躲猫猫”,叶某迫于无奈大竹县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张某户籍信息与现居地不符,且无有效联系方式,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缩短纠纷化解流程,承办法官通过公安部门调取张某最新户籍信息与联系方式,最终与张某取得联系。张某表示自己刚出狱,经济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承办法官了解到张某与叶某本是多年好友,便向其释法明理明确还款义务不可免除,并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引导理解叶某多年追讨的艰辛,同时叶某考虑张某现实处境,适当给予还款缓冲期。经协商,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张某于两年内4期偿还本金,同时免除逾期利息。

杜雨蓓)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