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办案实践转化为高质量理论成果?7月15日,达州市宣汉县检察院举办“三勇匠检”第18期培训,特邀重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自正法教授,为干警揭开调研论文写作的“通关秘籍”,进一步落实市检察院“理论调研素能提升”工作要求。
“选题有价值、有理论指引、有科学的调研方法、能揭示现实真问题、围绕规范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引证规范且有高度、反复修改完善与定稿,是一篇优质实证调研论文的要素。”课堂上,自正法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学术研究经验,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从调研选题、实证调研方法选择等9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析理论调研文章的写作要领。干警们时而凝神聆听,时而奋笔记录,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培训既有干货满满的理论指导,又有对症下药的实践解析,为我们破解写作难题、提升调研水平提供了有益指导。”参训干警表示,要落实“‘做’与‘说’相结合”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写作动力,通过理论思考提升办案质效。
“办案是调研向下扎进的根,调研是办案向上开出的花。”宣汉检察院检察长张君在总结时强调,要坚持“办案就是调研,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司法办案”,以理论调研促进业务能力提升;要聚焦选题空泛、实践性不足、理论深度欠缺等问题,实现调研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领导要带头攻坚,干警要善思勤写,把办案中的难点、热点转化为调研亮点;要完善激励机制,产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以高质量理论调研推动宣汉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刘柳伶 尹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