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袁牧
亲爱的朋友,不知你可曾看过这样一种花,它常常安静地生长在树荫下,墙角边,石阶上,开放时无声无息,无芳无香,这就是苔花。
秋日的彭山是最美的,恼人的暑热已然退去,甜蜜的桂花香弥漫了整座小城,在这最舒适的季节里,眼前的卷宗却给我的心里加上了沉沉的负担。
这是家事审判庭转过来的一个心理疏导案,原告张女士起诉解除与刘先生的婚姻,在审理过程法官了解到原被告有2名孩子,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对孩子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情绪。为了延伸司法服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承办法官迅速启动心理健康疏导机制,将案件移送至我院心理疏导小组,既对孩子做心理疏导,又对孩子父母做家庭教育。
接到案件后,小组随即做了初步方案,小组成员分头行动,一组做孩子的心理疏导,一组做家长的家庭教育。我负责孩子的心理疏导,承办法官将两名孩子一起约到了法院的心理疏导室。
这是我第一次见小锦,她的身形有些瘦小,额头过长的刘海垂下来,微微遮挡着她清秀的面庞,双手时不时用力地揪着衣角,仿佛这样可以获得某种力量。旁边的妹妹正是活泼的时候,常常跃跃欲试地想爬上沙发背、玻璃桌,小锦总是会及时温和地阻止。
此次心理疏导没有太大的进展,这是很很常见的。毕竟来法院的当事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正在经历重大的生活变故,安全感严重缺乏。作为法院的心理疏导员,我会全力帮他们暂时舒缓不良情绪,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但因为种种顾虑他们很少会将心理咨询持续下去。我也从不气馁,因为只要种下爱和支持的种子,就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临分别时,我跟她说:“小锦,我想送一首诗给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未来的人生路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希望我们都能和小小的苔花一样,为自己而绽放,最终学会自我欣赏。”
小锦神情有些触动,最终牵着妹妹的手默默地走了。听闻最终小锦父母没有离婚,这让我有些欣慰也有些担心。
没想到,连绵的秋雨刚刚暂停,就接到法官的消息,小锦向她申请再做一次心理疏导,并指明让我来做。
咨询室的小锦微微的低着头,轻轻咬着嘴唇,显示出倔强的神情。她良久的沉默着,我耐心地等着她。突然她开口了:“陈老师,我要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能否请你在说得仔细一些呢?比如是哪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了呢?”
原来小锦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她打了对方,老师让她道歉,不道歉就不能回教室,结果她推了老师,这下不仅不能回教室,连校门都进不去了,老师说如果她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不要回学校上学了。
真是没想到,这个瘦小的孩子居然有冲动的一面。我很感谢小锦的信任,也耐心倾听着她内心的惶恐和伤痛。在耐心倾听后,我感觉到有些不对,这不是简单的孩子之间的打闹。原来,跟小锦发生冲突的那几个孩子,不止一次给她制造麻烦了,他们会把她的书扔到教室外面,联合其他同学孤立她,甚至有一次把她围着各种起哄。我瞬间警觉起来,这不是同学之间普通的冲突,这已经算得上校园欺凌的范畴了。
我有些心疼这个孩子,不够坚固的家庭,被迫承担的照护妹妹的职责,现在又面临不友好的校园环境。我问她:当面对持续的不友好的行为时,别的同学是怎么应对的。
她有些鄙视的说:“他们就只会哭,越哭就越被欺负。我绝对不哭,我只要够凶,他们就会收敛一点。”接着她又低下头,“可是老师说我脾气不好,要控制情绪,我控制不了,上次陈老师说如果有需要可以申请继续做心理辅导,所以我又来了。老师,你告诉我该怎么控制情绪呢?”
“你是说你只要够凶,他们就会收敛一点,是不是就意味着你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呢?”
小锦沉默了一会儿:“是的,我只是在想办法保护自己,可是我该怎样让老师明白呢?”
“就像上次我们聊到的话题,每一个情绪都是有功能,并不一定意味着是错,只是有时候可能需要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就是要来惹我,不还手他们更过分,还手老师又要骂我。”
“你做得很好,会主动寻求帮助。有些事未成年人确实办不到,就需要外面的力量来介入,我会及时跟你的家长和学校沟通。但这面临一个问题,这需要突破心理咨询的保密协议,我会如实地说出我们谈话内容,你同意吗?”
在征得小锦同意后,我将情况同时向家长和院领导反映,为了宣传法治精神,助力未成人心身健康成长,最终决定开展一次系统的反校园欺凌行动。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同意后,家事法官、法院心理咨询师一起走进校园:法官讲法,以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表现形式,欺凌别人有什么法律后果,告诫同学们要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底线;心理咨询师运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讲什么是情绪,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悦纳自己,如何跟朋友融洽相处。
活动开始之前我和小锦电话沟通,我们会全程不与她交流,以避免她可能遇到的第二次伤害。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活动结束时,小锦主动跟我打招呼,她轻轻说了一句:“谢谢陈老师。”
周围人太多,我没有听清,问:“什么?”
小锦犹豫了一下,随即大声的说:“谢谢陈老师!”
这个一直都显得有些沉默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脸蛋通红,我感觉她身上有些什么东西开始成长起来了。
最后一次见小锦,已经是初春了,天气还有些寒冷,可春天的气息已然抵挡不住。小锦的头发短了一些,高高地扎着马尾。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作为法院指派给她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每周都会开展一个小时的心理健康辅导,本来一个咨询的周期应该是8次,因为考试等原因最后一次一直没有进行,不过她的进步非常明显,仿佛顽强的苔花,一点点雨水就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一次小锦带来了她的礼物:一幅画,她仔细地向我讲解这幅画的内容,斑驳的台阶上绿意盎然个的长满了青苔,青苔中间开着极小极小的苔花。我好奇问她,为什么要画苔花?
小锦有些害羞地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您曾经用这首诗鼓励我。当时我不太明白,但现在懂了,所以想送这幅画给您。”
这是我唯一一次破例收下的礼物,它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每当我累了或者觉得迷茫的时候,这幅画都会给予我坚持的力量。芸芸众人中,平凡如你我,是如此渺小且微不足道,可就算渺小就算无人知晓,也要如苔花一般热情绽放,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