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二中学 作者:谢芙蓉 发布时间:2021-10-31 09:43:0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老人对现在儿童教育意识偏差等原因,久而久之极易出现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

一是性格上的缺陷。性格缺陷是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儿童对于父母亲依赖性都比较强,依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他们将来对于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信任度高低。但就目前而言,农村父母大多选择外出工作,与孩子缺乏沟通,导致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影响性格发育,从而导致性格缺陷等问题出现。二是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在很小周围的时候与家人们分离,因此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他们极其缺乏安全感,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怀疑,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出现叛逆心理。三是社会认知力较弱。父母外出打工不能对儿童及时引导和帮助,会影响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面对的社会实践逐渐增多,导致儿童不能进行正确判断,阻碍了儿童的未来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冠疫情防控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面临三大问题挑战。一是缺乏安全感。因为疫情的突然发生,留守儿童身边没有了父母这座大山的依靠,他们心理更加害怕,担心父母在外感染新冠病毒,希望父母早点平安无事的回到自己身边团聚。二是距离产生的孤独感。疫情的爆发与蔓延直接影响家人们的团聚,父母被强制隔离不准出行,被迫封锁在外地,留守儿童在老家也被限制出行更加疏远了父母和玩伴,甚至在老家都没有同龄玩伴。留守儿童只能和孤寡老人相伴,但是老人能力有限不能好好的照顾留守儿童,难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导致留守儿童感觉到孤独,这份孤独感也得不到爱的浇灌,因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留守儿童被迫受到网络影响。疫情期间教育部下达“停课不停学”,留守儿童每天都要按时坚持打卡,用手机或者电脑在家学习网课,短时间内频繁的接触网络,慢慢的学会了玩游戏,沉迷网络,产生网瘾等,带来新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家长的问题,也有学校的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管理者的教育观念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足且投入力度不够、重教书轻育人等忽视心理健康的现象。一是学校重视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力。一些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甚少。加之留守儿童敏感、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在班上常处于边缘位置,更不易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教育观念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的教育观念落后,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甚至把升学率和教师的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的教学逐步走向功利化,无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存在一致性,但又不能画上等号。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其标准在于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能客观认识自己、真心悦纳自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能简单看作思想道德问题,教师更不能用德育的标准和要求来替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而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也绝不能用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然而,由于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由学科教师兼任,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性不足,常常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留守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因此应多措并举的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强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校作为教育人才的重要战略基地,是孩子们树立正确学习观念,认识社会的重要场所,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设立专门的心理讲堂,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课程,并且招收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孩子们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发现问题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学校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鼓励学生们参加并发挥自己的特长,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使得其愿意加入集体活动。最后要对老师们进行素质培训,让老师们正确看待孩子们的不良心理现象,并且加强老师们的心理素质,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儿童,使得留守儿童们能与正常学生们得到同等的教育对待,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心教育。教师的人文情感素质要求在内部激发教师的教育信念和热情,在外部保证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人师者应以身作则,用积极的行动带动留守儿童进步并在各方面尊重和理解留守儿童,架起与留守儿童心灵上、情感上的桥梁,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第二,以情教育。情感是打开儿童心门的钥匙,通过情感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以情扶心,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融入情感因素,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促进留守儿童“知”与“情”的全面发展。首先,完善教学目标,将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将情感融入扶心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让情感在培养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最后,对留守儿童实施真正的以情扶心,发展情感能力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

第三,以爱教育。爱意味着奉献,热爱学生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具备爱的品质与教育情怀的人,才会真正有耐心地关注学生身上的优缺点、进步与失败、快乐和失落,找寻他们的独特之处。“教师决不能像一个过路人那样看待孩子,要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及时意识到孩子的存在,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教师们的‘在’。”因此,教师要用一颗爱心温暖、治愈留守儿童,尽己所能营造愉快的、利于他们成长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看见的。

第四,以育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促进“教”和“育”的统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并在生活中对他们多加照顾。此外,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从单纯学习上的教育者转换成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和情感需求的“临时父母”,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总而言之,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从学校教育入手。在学校里,教师是留守儿童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重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尊重留守儿童的差异化,设计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进而实现高效化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渴望关怀、交往被动、自卑消极等心理表现,学校应加强制度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重视师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创设温馨的学校环境,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谢芙蓉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