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依法行政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作者:杨飞 张露 发布时间:2022-09-07 17:33:50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没有约束,其结果必然是这样。从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看,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是腐败案件的主要根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乏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力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已经成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效破解这一现实课题,笔者认为,制度是根本,公开是关键,“一把手”是重点,基本途径是加快健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一、坚持制度限权,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笼子”,给权力套上“紧箍”,让权力在制度的框架里规范运行,保证权力不被滥用,是制度限权的主要目标。一是要编好制度“笼子”。腐败问题产生,与权力配置不科学、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首先必须编好“笼子”。要根据权力的内涵和外延,权力运行的流程和特点,在权力分配时通过制度的规范,明确权力使用的界限和流程,将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纳入规定的职权范围,使制度对权力的制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特别是对一些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以及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的重点环节,要从决策、执行、监督等多个环节建立制度,形成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二是要织牢制度“笼子”。制度笼子编好后,要经常检查修补,对制度开展评估和分析,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根据形势的变化、权力运行的变化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创新。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及时开展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制定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制度笼子更加牢固、更加严密、更加无缝可钻,切实防止“牛栏关猫”、“纸笼锁虎”等现象。三是要看紧制度“笼子”。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力。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很多工作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执行不力,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要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进行严格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特别是对违反制度发生重大腐败案件的部门,以及执行制度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坚持公开用权,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的一种约束,权力只有在规范有序和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减少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共利益。一是要大力推进阳光决策。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公权制衡机制,严格规范党委(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执行群众听证和专家论证制度,决策正式出台前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充分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阳光决策机制。二是要大力推进阳光用人。严格落实重要干部任免、下级主要负责人任免全委会票决制度。推行署名推荐制,实行领导干部推荐任用干部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对推荐干部失察的严肃追究责任。严格执行新提任及转任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公示拟提任或重用干部信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大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充分保障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阳光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三是要大力推进阳光办事。遵循合法、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公开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保密之外的政务信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坚持党员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重点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密切关系群众利益的事项和容易滋生腐败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公开栏、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公开,实现一般公开向实质性公开、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内部公开向社会公开“三个转变”,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三、坚持监督控权,把镜头对准“一把手”

监督控权是保障权力正常运行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健全权力监督体系,突出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全程控权,使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一是要调准监督镜头的焦点。领导干部既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点,也是权力监督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权力相对集中。如果监督缺位、监督乏力,“一把手”就容易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成为“一霸手”,大事小情“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花钱审批“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滋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把监督控权的重点放在各级“一把手”,把监督的镜头对准“一把手”,让“一把手”权力的行使聚焦在监控摄像头下,防止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切实保障“一把手”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二是要擦亮党内监督的镜头。要加强《党章》等党内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执纪力度,用党纪党规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和完善谈心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并结合日常考察、民主评议和信访反映等情况,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公开述廉制度,认真落实纪委负责人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在领导干部考评考核、民主评议、提拔重用等关键环节,广泛征求、合理吸收下级组织和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三是要擦亮民主监督的镜头。积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制度,完善信访、举报、申诉和控告体系,完善群众信访举报的网络体系,健全保护和保密制度,建立举报奖励反馈机制,保证言路畅通。建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廉政情况的制度,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执法评议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四是要擦亮法律监督的镜头。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权力依法行使,让法治的劲风吹走腐败的阴霾。发挥司法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查处职务犯罪的同时,对涉及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定期开展领导干部财务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并逐步实现以离任审计为主向任期内审计为主转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五是要擦亮舆论监督的镜头。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涉及党政“一把手”的问题,严肃认真处理。通过舆论监督,客观及时地把各种腐败现象曝光,尤其是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大要案及时披露。进一步规范“网络反腐”,更好地发挥现代传媒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以新闻舆论制约权力行使,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杨飞 张露)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