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我为群众办实事 眉山东坡“格格”为民服务暖人心

来源:东坡区综治中心 作者:程方艺 车沅媛 彭燕 发布时间:2021-07-05 11:26:41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红马褂,每天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边,为群众送去各种政策法规、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协助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他们尽心尽职、倾心为民服务,温暖着东坡人的心,他们就是“东坡格格”。

三个维度,推动疫苗全民接种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全员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重要指示精神,东坡区网格员高度重视、闻令而动,带头表率、科学规划,推动全区全员接种新冠疫苗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图片1.png

一是广泛宣传,普及疫苗接种重要性。全区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多番通过QQ、微信业主群,朋友圈发布相关接种资讯上万余条,在小区门口、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等人员密集处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小喇叭”等,做好线上线下合力宣传,向居民群众普及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力鼓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带头表率,当好居民群众“定心丸”。“我感觉这个疫苗不安全,不想打”,“我也觉得不安全”……居民群众的各种质疑让网格员颇是无奈。为解除居民群众顾虑,全区网格员率先接种,以身示范,以实际行动带头表率,宣传我国国产疫苗安全性、可靠性。截至目前,全区网格员已完成疫苗接种。三是科学规划,确保疫苗接种全覆盖。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接种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接种点,引导辖区群众就近接种。由于疫苗紧缺,网格员积极与接种点协调,通知居民群众接种时段,做好“第一针”“第二针”人员登记,全力以赴确保全员接种新冠疫苗。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719865剂次,完成两剂次接种314438人。

三项举措,推动反诈全民知晓

2021年以来,东坡区电信诈骗案件高发频发,涉案金额达1800余万元,为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区综治中心带领全区网格员协同区公安分局各派出所多措齐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一是精心组织,拓展宣传形式。为增强全民反诈意识,全区840名网格员闻令而动,通过摆摊设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资料、播放“小喇叭”、发放宣传手册,利用业主微信、QQ群广泛转发宣传信息,入户、入商铺、入企业等拉网式、覆盖式宣传手段,着力提高群众的反诈防范意识,携手居民群众筑起“反诈战壕”。二是精细入微,反诈从我做起。为进一步营造全民反诈骗氛围,网格员切实加强自身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有关知识的学习,自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对骗术的鉴别能力,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各类诈骗的警惕性,并监督亲朋好友做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和“灵魂8问”,带头落实在前、宣传在前、发力在前。三是精准发力,落实反诈普法。针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网格员分类施策,利用村(社)老年活动中心,公园、广场娱乐休闲场等阵地,向老年人一对一宣讲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利用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时间段,向学生、家长、老师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扎实推进全民反诈。

图片2.png

三个强化,推动隐患全面排查

东坡区网格员充分发挥接近群众的优势,深入一线、化身消防安全卫士,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提高辖区居民自防自救和抵御火灾的能力,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一是强化消防宣传。全区网格员在小区公告栏、门禁等醒目处张贴宣传画报3万余份;与小区楼栋长签订《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表》3000份;与网格内商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6000余份;利用微信朋友圈、小区居民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广泛转发宣传“119”报警求助、用火用电安全、火灾逃生自救十法等消防知识;以上门采集信息、服务群众为契机,指导居民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二是强化隐患排查。网格员定期对网格内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整理上报。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主动上门检查线路、天然气管道情况,帮助联系电力部门、天然气公司上门维修;已排查上报液化气罐乱堆乱放、公共消防设施不完善、小区线路老化、电线私拉乱接、易燃废弃物乱堆乱放、安全出口堵塞、没有安全逃生标志等问题500余件。三是强化劝解教育。全区网格员走村入户,告知居民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对个别群众私拉电线、乱堆乱放燃气罐等行为,深入居民家中,普及消防知识,积极劝说引导;对因消防问题产生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及时收集并协调化解,协调处置相关事项200余件。

这是网格员众多工作的一个缩影,自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网格员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件80万余件,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人口普查、“东马”、防汛等专项工作,切实履行好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协管员“五大员”职责,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贡献网格力量。

(程方艺 车沅媛 彭燕)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