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四川省营山县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创新机制、精准施策,注重“建”上发力、“育”上用功、“用”上见效,打造了一支“讲政治、懂法律、善调解、会服务”的基层法治骨干队伍,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
“建”上发力,严把“选拔关”。建立“自荐+推荐+审核+培训+考核”五步选拔机制,通过村民自荐、村“两委”推荐、司法所初审、乡镇党委审定、县级培训考核的闭环流程,确保人选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截至目前,全县1800余名“法律明白人”经严格筛选后上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育”上用功,拓宽“培养路”。实施“青蓝结对”工程。推行“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师徒制,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实践指导”三位一体培训模式,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和实务能力。目前,全县80%的村(居)完成“1+N”结对,累计开展法治培训30余场次,发放《法律明白人培育手册》2000余册,覆盖基层法治骨干1800余人次。定制“法治营养餐”。聚焦群众关切的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热点问题,组织编写《“法律明白人”培育手册》,量身定制民法典专题课程。通过“集中授课+定向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培训,参训对象测试合格率超80%。搭建“实践练兵场”。将“法律明白人”培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开设矛盾调解、信访处置等实务课程。组织法律顾问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法治门诊”,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调解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纠纷化解技巧。
“用”上见效,发挥“示范力”。引导“法律明白人”化身“三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化身“法治宣传员”。利用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普法节点,通过上门入户、召开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年度开展法治宣传2000余场次。化身“纠纷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积极参与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的调处化解,全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化身“民意传递员”。主动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倾听群众诉求,收集诉求400余条。近年来,“法律明白人”队伍活跃在村社院坝、田间地头,通过开展法治宣传,纠纷化解等,为推动全县村(社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群众依法办事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真正实现法治效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通过系统化培育,营山县“法律明白人”已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成功打造了“群众身边的法治窗口”。下一步,营山县将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探索“数字赋能+法治实践”模式,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