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以八项规定之光照亮机关作风建设新征程

来源:杨亚梅 作者:岳池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5-07-16 17:39:18

古语有云“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中央八项规定自出台至今已逾十载,它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为机关作风建设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当下,让八项规定这面镜子深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干部的每一颗心间,常照思想之垢、勤正行为之偏、善固制度之本,是持续擦亮机关政治本色、让清风正气成为国家治理鲜明底色的关键所在。

以镜鉴心,校准思想坐标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旦思想防线失守,行为就容易偏离正轨。部分干部在长期工作中滋生的“官本位”思维,将服务职责异化为权力资本,这是理想信念根基动摇的危险信号。八项规定就像一记响亮的警钟,通过对调研、会议、接待等具体场景的规范,重塑了“人民公仆”的价值内核。多地推行的“四不两直”调研制度,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迎检工作中解脱出来,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民生实事中。从“打虎拍蝇”净化政治生态,到“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对照八项规定剖析典型案例,干部们逐渐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这充分说明,只有以八项规定为思想罗盘,持续开展党性教育,才能让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干部心间深深扎根,筑牢机关作风建设的精神堤坝。

以镜正行,重塑实干形象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通过行动来体现。过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留痕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消耗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八项规定通过量化指标、明确边界,将“文山会海”转变为“实干浪潮”。如今倡导的“电子台账”管理,减少了纸质材料的报送,实现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一些地区在公务接待上严格要求,推行“无酒接待”“简餐制”,习惯过“紧日子”,并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民生项目。这些转变表明,当八项规定的刚性约束转化为干部的行动自觉时,就能形成“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管用文”“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风尚,让机关运行回归高效务实的本质。

以镜立制,激活长效动能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作风建设既需要猛药去疴的决心,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八项规定精神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不断融入制度肌理。将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干部选拔“负面清单”,融入干部考核体系、嵌入业务流程规范,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完整闭环,达到了“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震慑效果。这些创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构建“教育预防—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的全链条机制,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让清风正气成为机关建设的永恒底色。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