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雨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十三五”制定的目标,以规划为统领,以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深化不动产权确权登记,主动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基础
为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基本完成全区和部分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大纲。全面开展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持续建设雨城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
统筹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分类有序开展草坝镇桂花村、碧峰峡镇福国村、周公山镇新民村等村庄规划工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的规划指导,同步开展村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和管理细则的研究制定工作。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服务和保障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把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十三五”期间,共完成6100余亩(包括续建项目)的征地搬迁任务,为数字新城、文教新城、康养新城、熊猫新城“四个新城”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大力支持我区大数据、文化旅游、康养医养等绿色新产业发展,保障用地需求。
全力做好土地报批和供应
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和营销力度,有效满足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积极推进九龙水库等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最大化使用市局下达我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主动适应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修改,严把政策、规范程序,全面提升报批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对拟供应土地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提前介入、严格把关、逐宗审核、压缩时限。“十三五”期间已完成出让土地81宗,面积约156.54公顷,成交价款76563.4387万元;划拨土地85宗,面积约506.69公顷,为公共设施用地、医卫慈善用地、交通用地、科教用地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
持续厚植绿美生态本底
持续做好耕地保护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雨城区耕地保有量在“十三五”期间不少于1.2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04万公顷,圆满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扎实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和储备区划定。把土地复垦整治项目作为解决发展经济用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十三五”期间,已完成并通过验收土地整理项目5个,总投资1704.8万元,整理规模3.3194万亩,实现新增耕地0.1427万亩,有效保障了耕地的占补平衡。
积极做好矿产资源保障
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节约高效利用,2016年至2020年累计出让采矿权10宗,累计采矿权价款收益1104.7471万元。持续做好勘查项目和开采矿山的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安全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煤矿及非煤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矿山矿企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专项行动,督促矿山企业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及时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价制度。
全力助推打赢“三大攻坚战”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高质量统筹推进周公山镇八角村生态扶贫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周公山八角村吊木岩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项目。全局33名帮扶人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措施,截止2017年年底,帮助39户脱贫。
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继续落实“打贏蓝天保卫战”等9个实施方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防范化解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风险
持续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切实落实防灾措施。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原则,全力防范地质灾害隐患点94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
在完成“三调”初始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三调”数据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并同“二调”数据对比分析形成专题数据分析报告,以“三调”成果为本底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一张底版、一套数据和一个平台”,为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和改进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全力推动“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做到“应登尽登”,完成全区8个镇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工作,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测绘47599宗,为26宗林地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林权),涉及林地面积约12602亩。
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完善不动产交易登记税收“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将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企业办理非住宅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实现不动产查封登记、异议登记业务即时办理;2016年9月至今共发放2486本不动产登记证书、2170本不动产登记证明,为企业及个人办理抵押融资26.68亿元。
持续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
加强《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崇法,增强群众法制意识。
有效化解自然资源领域矛盾纠纷
妥善化解征地拆迁、规划类等信访案件,纵深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及时对上级交办、同级转办、群众反映的涉黑涉恶问题,逐条分析,认真核查。
扎实做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严查重处违法用地采矿行为,保持长期高压态势。在全区范围开展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工作696次,制止违法行为16起,立案查处8宗。
加大推进卫片执法图斑整改力度
全区2016-2019年纳入整改的违法用地共90宗面积602.2亩,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图斑和日常巡查,已查处82宗面积644.54亩,已消除违法状态75宗面积603.44亩。
坚决整治“大棚房” 违建“BS”问题
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排查整治。雨城区不纳入“大棚房”问题专项集中清理整治范围,由地方负责依法依规另案处理的项目共28个,面积100.67亩(耕地100.55亩),完成整改个数比100%;已全部完成10个违建“BS”问题的整改,拆除建构筑物,整改项目占地面积13.39亩,拆除建构筑物建筑面积11532.72平方米;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图斑5002宗。
(雨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雨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