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通川区法院:“执行110”用速度与担当兑现承诺

来源:通川区法院 作者:廖家胜 发布时间:2025-07-15 15:57:24

法院执行工作,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通川区法院“执行110”作为法律尊严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践行者。每一天,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波在田间地头,只为将法律的承诺变为现实。自“执行110”运行以来,“执行110”在执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用汗水和智慧,诠释着对法治的忠诚与担当,以坚定的决心和高效的行动,在执行工作的战场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闻警即动 不疏一条执行线索

 

“喂,法官,被执行人现在回了某小区,你们能不能马上过来?”申请执行人拨打通川区法院“执行110”出警电话,反馈被执行人的下落线索。接警人员初步核实后随即赶往该小区。

面对火速而来的执行干警,该被执行人仍心存侥幸,坚称自己没钱还款。在被拘传到法院后,执行法官宣布将对其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时,他当即表示愿意筹钱还款。最终,该被执行人当天就将下欠的款项一次性支付给申请人。

 

有警必赴 不纵一个执行可能

 

“法官,我找到被执行人的车了,你们快来。”傍晚时分,执行干警接到申请人反馈的线索后,雷霆出击,不到两小时成功将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依法查封、扣押。

申请执行人的来电为案件执行带来了亮光,执行干警的及时出动为案件执行打下了基础。下一步,通川区法院将会对扣押车辆依法进行资产处置,用“真金白银”兑现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出警必速 不失一次执行机会

 

“我在某县找到李某某了,他还欠我12万块钱……”清晨,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执行110”的值班法警接到申请人的电话并记录执行线索后,立即反馈给执行法官。在执行法官确定要对李某某进行拘传后,“执行110”火速安排出警,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顺利将被执行人李某某拘传到法院。

经过执行法官耐心的释法明理,被执行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当场筹款两万元支付给申请执行人,同时双方就剩余款项达成和解协议并承诺下周再筹款十万元。

在一次又一次的执行行动中,“执行110”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执行力。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雷电,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当事人追回了一笔又一笔的欠款,为社会挽回了一个又一个的损失。通川区法院自“执行110”工作开展以来,“执行110”共出警3000余人次,司法拘传、拘留480人,搜查300余次,扣押机动车10台,房屋腾退40次,执结案件410件,执行到位金额855万余元。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通川区法院“执行110”以“快速响应、高效执行”为准则,通过全天候备勤、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无论是清晨或深夜接到线索即刻出击,还是奔赴异地拘传被执行人,“执行110”用实战成果证明,司法利剑始终高悬。下一步,通川区法院将持续优化“执行110”工作模式,以更专业的团队、更迅速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廖家胜)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