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邻水县解愠初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来源:邻水县解愠初中 作者:许爱华 发布时间:2020-12-25 10:06:30

近日,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维护师生财产安全,邻水县解愠初中开展以“反诈骗、护万家”为宣传主题的多形式、多渠道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QQ图片20201225100707.png

他们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骗标语及知识;通过办黑板报、班会课、安全课,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教育;通过教师微信群,家长微信群,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向学生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要求家长阅读签名,确保每名学生家长接受防骗宣传。不仅让教师学生家长深刻认识到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危害性,还让大家了解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其次,就如何预防电信诈骗,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汇款、不转账”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二是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任何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三是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四是遇事不着急,不随意点击陌生人推送的二微码或链接进行操作,必要时可拨打 110 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五是涉及学校收费缴钱等通知或信息,一定向学校或老师打电话核实清楚后再缴费。

通过宣传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有效提高了师生家长识骗能力和防范意识。面对科技日益发达,骗子骗术越来越高超的现实,师生表示要时刻警醒自己,防止受骗上当。(许爱华)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