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因为“卤鹅哥”追投“甲亢哥”而全网爆红。随着他的爆红,围绕在他身上的各种标签也成为网红打卡的目标。从卤鹅到荣昌,泼天的流量将这个并不显赫的小城推到了风口浪尖。五一节来临之前,无数网友质疑:荣昌能接住吗?区委、区政府坚定地回应:能接住!
五一假期过去了,据有关数据显示:整个“五一”假期,荣昌全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其中非遗文化地标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幅达743.05%;荣昌卤鹅销售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
是什么让荣昌“数据流量”变“经济增量”?我们承认“卤鹅哥”点燃了网红。但难道真是一只小小的卤鹅就能激活一座城市的文旅市场吗?其实背后蕴藏的是一种超强的治理智慧和根本的力量源泉,城市出圈绝非单兵突进的偶然,而是党政主导下多元主体同频共振的必然。也许这才是荣昌出圈出彩的真正密码。
密码一:党委、政府的运筹帷幄是根本。荣昌的出圈出彩是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早在几年前,荣昌区就谋划了一盘大棋,这盘大棋即是从改善营商环境开始,提出了123456的思路和要求,出台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继而是城市提升、环境改造、和美乡村建设以及安陶、夏布等非遗的营销策略和以“邓在军电视艺术馆”落成为代表的文化大餐、世界名猪“荣昌猪”为主题的畜牧高峰论坛……这一系列的谋划和布局,即是这盘大棋的棋法要义所在。在互联网传播的浪潮中,荣昌区委、政府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官方宣传与民间互动相结合,全方位展示荣昌魅力。从环境治理到贴心服务,从美食到美景,从非遗到新潮,荣昌区运筹帷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其成功不仅源于草根网红的偶然爆火,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主动作为与长远布局。从流量捕捉到产业升级,从短期爆红到长期蓄力,荣昌的实践为中小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这种“流量搭台、产业唱戏”的思路,体现了从单一消费场景到多元经济生态的转型智慧。
密码二:各部门的协同发力是关键。荣昌区成为网红城市,背后凝聚着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协同作战的智慧与汗水,是密切配合、凝心聚力、各尽其责的生动实践。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浪潮”,各部门打破壁垒,构建起高效联动机制和“矩阵式作战体系”,迅速成立“流量响应10个专班”,以系统性合力将偶发机遇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协同智慧。各部门之间、各镇街之间不推诿、不扯皮、不涮坛子、不掉链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免费停车、公交免票、机关食堂开放等“宠客”措施,从舆情监测捕捉需求,到指挥中心统筹调度,再到一线部门快速响应,每个环节无缝衔接。公安、交通部门提前优化路网,动态调配运力,让车流有序穿梭;市场监管部门严抓食品安全与物价管控,保障消费体验与城市口碑;共青团组织300名志愿者成立“宠客服务队”,服务游客;文旅部门深挖本地卤鹅、夏布等特色资源,策划沉浸式文旅体验活动,让城市魅力充分释放;宣传部门联动新媒体,及时回应游客关切,传递城市正能量;农业农村部门保障鲜活农产品供给,让游客吃得鲜、吃得好……正是这种“一盘棋”的协作精神,将偶然的网络热度转化为持续的城市吸引力,让荣昌不仅“红”在一时,更“火”得长久,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种创新“行政资源+社会力量”的融合机制,既释放了行政效能,更激发了城市主人翁意识,让“网红经济”升华为全民参与的“共治经济”。这种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既留住了人心,也为城市品牌注入了可持续的生命力。
密码三: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是基础。五一前夕,荣昌发出倡议,呼吁本地车主假期出行非必要不开车,避开热门景区路段。消息一经发布,众多市民积极响应。有的主动取消自驾计划,选择乘坐公交或共享单车出行;有的将自家车辆停放在较远位置,为外地游客腾出车位;有的自发成为志愿者,服务在高铁站、高速路口、景区景点;有的主动加入环卫队伍,扮靓城市;有的主动为游客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地图和旅游攻略,耐心解答游客的疑问,引导游客有序游玩;还有的市民主动邀请游客到家中休息、住宿,分享荣昌的风土人情,他们用热情与行动展现出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担当。大家都秉持着让路于客、让行于客的理念,只为让游客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正是因为荣昌市民的积极配合与热情付出,这座城市不仅实现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更收获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密码四:周边区县的热情响应是格局。一座人口仅有60多万的小城经受了泼天流量带来的大考。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位置的荣昌,以责任与担当精神,积极协调周边区县共同发展,泸州、隆昌、大足、永川等地也热情响应,在分流去荣昌的客流中,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据统计,这些周边的区县今年五一假期的游客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成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双赢。
荣昌从一座小城到世界网红的蝶变,是党政统筹下跨部门协作的生动实践。网红经济绝非“昙花一现”的投机游戏,而是考验党委政府能否以民为本、顺势而为,将偶然机遇转化为系统性变革。唯有以战略定力运筹帷幄、部门凝心聚力、市民的主人翁精神,用制度创新衔接“传统与现代”,方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老 高)